宋翔凤

宋翔鳳(1777年—1860年),于庭,又作虞庭,別號瘦客江蘇蘇州府長洲縣人,又作元和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學者。

生平

長洲宋氏北宅宋勤業裔孫。父宋簡(字長文,號西樵,1757-1821,宋勤業曾孫)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恩科進士,母為莊培因女(1755-1800)。與劉逢祿是表兄弟,莊述祖曾說:“劉甥可師,宋甥可友”[1][2][3][4]

宋翔鳳“少跳蕩,不樂舉子業,嗜讀古書,不得,則竊衣物以易。祖父夏楚之,不能禁也”。嘉慶五年(1800年)庚申恩科順天鄉試舉人[5],同年十一月丁母憂,服闋後屢次參加會試均落第[4]。二十一年(1816年)任泰州學正道光六年(1826年)冬赴任旌德縣訓導,八年(1828年)任滿後赴京師。十五年(1835年)籤發湖南,十六年(1836年)任興寧縣知縣[6],十七年(1837年)任湖南鄉試同考官,十八年(1838年)任耒陽縣知縣,二十一年(1841年)任新寧縣知縣,同年冬兼任武岡州知州,二十四年(1844年)署永興縣知縣。二十五年(1845年)至二十九年(1849年)間以署寶慶府同知及新寧縣知縣身份參與編修《寶慶府志》[7]咸豐元年(1851年)冬以老乞歸。九年(1859年)參加江蘇鹿鳴宴,加寶慶府知府銜,十年(1860年)卒[1][3][8]

學術成就

宋翔鳳是今文經學家,亦是常州學派學者。常用樸學訓詁考證等治經方法,“通訓詁名物,志在西漢家法,微言大義”。著有《過庭錄》十六卷,其中卷一至三為《周易考異》。此外,尚有《四書釋地辨證》二卷、《樸學齋文錄》四卷、《香草詞》二卷、《碧雲庵詞》二卷等[9][10]

紅樓夢索隱

趙烈文著《能靜居日記》(咸豐九年八月十二日)引用宋翔鳳語,稱《紅樓夢》由和珅進呈乾隆帝,乾隆帝閱後稱此書為明珠家事[11][12]

參考資料

  1. ^ 1.0 1.1 卷482•劉逢祿附宋翔鳳. 清史稿. 
  2. ^ 劉逢祿之子劉承寬作〈先府君行述〉稱,劉逢祿生於乾隆四十一年六月,宋翔鳳的詩〈哭外兄劉申受禮部逢祿〉說:“一歲長余同寂寞,千秋待子忽淪亡。”(《洞簫樓詩紀》卷十三)
  3. ^ 3.0 3.1 (清)宋廷璣等. 《長洲宋氏世譜》[12卷,首末各1卷]. 道光甲申(1824). 
  4. ^ 4.0 4.1 李南. 宋翔鳳年譜 (学位论文). 南京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1年. 
  5. ^ 卷三•舉人•嘉慶五年庚申恩科 解元荊溪崔瑄. 蘇州府長元吳三邑科第譜 (PDF). 宋翔鳳(北)于庭 簡子 元 泰州學正 湖南知州 重宴鹿鳴加府銜 
  6. ^ 見《清儒學記》
  7. ^ 卷首•纂輯銜名•同修. (道光)寶慶府志 (PDF). 署寶慶府同知 新寧縣知縣 宋翔鳳 
  8. ^ 卷六十八上•列傳六•宋翔鳳. (民國)吳縣志 (PDF). 
  9. ^ (清)宋翔鳳部分著述合輯. Internet Archive. 
  10. ^ 趙四方. 宋翔鳳:“足底曾經十二州”. 文匯學人(官方微信公衆號). 2023-07-24. 
  11. ^ 黃一農. 清代傳禁《紅樓夢》之人脈網絡:從趙烈文日記談起. 《紅樓夢學刊》(北京). 2013, (第四輯): 頁14-36. 
  12. ^ 能靜居日記(國立中央圖書館珍藏手寫本) (PDF). 台灣學生書局.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