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樹 (臺南市)喜樹(臺灣話:喜樹仔,臺羅:Hí-tshiū-á)是位在臺灣臺南市南區的一個濱海聚落,相當於喜北、喜南、喜東三里[1]。昔日臺江內海的七個鯤鯓,其中的六鯤鯓被認為就是現在的喜樹一帶[1][2],而學者石萬壽則認為是五鯤鯓[3]。 喜樹地區有省道台17線、台17甲線等重要道路經過,北為四鯤鯓新興國宅地區、鹽埕,南為灣裡,西為臺灣海峽,東為臺南機場。當地信仰中心萬皇宮有燒王船的龜醮普渡文化。[4][5][6] 歷史沿革「喜樹仔」的地名在康熙卅四年(1695年)高拱乾的《臺灣府志》便已出現[註 1],另外在荷治時期「赤崁農業區」的「Koeckebackers Polder ofte Heijsouga」,學者翁佳音將之標示為「喜樹仔農場」[註 2][3][7]。 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到來之前的史前時代,喜樹一帶為濱外沙洲[7]。雖然喜樹本身沒有史前遺址,但附近地區有史前遺址[註 3],當時的人類有在臺江內海捕撈或在沙洲採集的可能性[7]。而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到臺灣時,臺江內海南部一般認為是西拉雅族新港社群的勢力範圍[7]。日治時期伊能嘉矩在高雄內門木柵一帶訪查時,採訪到當地新港社後裔說他們祖先是從「Sí-tshiū-á-hn̂g/死樹仔園」登陸,再遷到今赤崁樓一帶[7]。這個「死樹仔園」可能便是現在的「喜樹」一帶[7]。相傳在荷治時期,有來自大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的蔡、陳、杜、葉到鯤鯓一帶捕魚,見漁獲豐碩,遂定居在各個濱外沙洲[註 4][7]。 明鄭時期劃分四坊廿四里時,喜樹地區被劃分為萬年縣永寧里、新昌里[7]。喜樹一些宗族的開基祖據說是隨鄭軍來臺,例如蔡氏[註 5]、鄭氏[註 6]等等[7]。 清初,喜樹地區隸屬於鳳山縣,而根據康熙卅四年(1695年)高拱乾《臺灣府志》,當時從永寧里分設出「喜樹仔保」,似乎顯示該地的特殊性[7]。雍正九年(1731年)調整縣界後,喜樹地區改隸屬於臺灣縣(清末改成「安平縣」)[7][1]。嘉慶年間,設有「喜樹仔塘」,光緒年間則設有「喜樹仔汛」[7]。而在喜樹聚落附近有「喜樹仔港」,為舊三爺宮溪港道,是臺灣府城南邊的重要港口之一[7]。 日治時期初期,喜樹地區先後隸屬於臺南民政支部、臺南辨務署、臺南廳安平支廳永寧區[1]。1920年行政區劃改制後,隸屬於臺南州新豐郡永寧庄灣裡大字,1940年10月1日永寧庄裁撤後成為臺南市一部分[1]。後來喜樹地區又先後隸屬臺南市鹽埕區、真濱區[1]。 二次大戰後,喜樹地區依照日治時期的四個保分成喜南(第一保)、喜西(第二保)、喜東(第三保)、喜北(第四保)四個里[1]。1978年,喜西里併入喜南里[1]。 地名由來關於「喜樹仔」名稱的由來,有一說是因當地靠海植物生長不易,難找到樹蔭蔽日,所以當地人在期盼綠蔭蔽日的心理下,稱該地為「喜樹仔園」[1][3]。又有一說地名來自平埔族群,原本叫「死樹仔園」[註 7][1]。另有一說是濱海地區種了許多稱為「粿仔」的黃槿樹,這種樹的樹葉常用來墊著紅龜粿,所以又稱「喜樹仔」,之後轉變成地名[3]。此外也有說法是當地原有一棵大樹,是該地地標,樹枯死後有了「死樹」之地名,再因為不吉利而改成「喜樹」[3]。 聚落喜樹地區分成喜北、喜南、喜東三個里,其中喜北里有臺江內海殘存的地形,多闢為魚塭,後來喜明街東側填地建住宅區,讓外地人遷入[3]。萬皇宮也位在喜北里境內[3]。喜東里為喜樹仔較晚開發的地區,而許多公共設施(圖書館、喜樹國小、喜樹派出所等等)都設在喜東里內[3]。另外已經廢庄的「瀨口」也在該里內[1]。 喜南里是喜樹舊聚落所在地,境內形成同姓組成的各個角頭,例如「頂頭郭」、「下頭郭」、「頂頭黃」、「下頭黃」、「姓鄭仔」、「姓林仔」等等[3]。而蔡姓為喜樹最大宗族,又細分成「二房蔡」、「三房蔡」[8]。而蔡姓大房因為沒有像二房、三房繁衍旺盛,所在區位已不可考[8]。 宗教信仰喜樹地區最重要的廟宇為萬皇宮,所在地是喜樹舊聚落的東北方[8]。而除了萬皇宮之外,早年居民各自在各家公廳另有供奉神佛[8]。到了大約1971年以後,各宗族在其勢力範圍內興建起角頭廟,像是靈雲壇、朝天宮等等[8]。朝天宮為喜樹「頂頭郭」所建,奉祀「榴陽王三聖始祖」[3]。 俗諺名人設施景點
相關條目註釋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