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期 (1968年)
吳昌期(1968年5月8日—),臺灣省新竹縣竹東鎮客家人。曾經先後在臺北縣擔任過國民小學教師、訓導與生教組長、教導與總務主任,最終成為全縣最年輕的校長[3]。 生平吳昌期祖籍廣東省梅縣,父親原居新竹縣竹東鎮,北上臺北任職工友職務,收入有限。家族本屬四縣腔客家人。母親為新竹縣新豐鄉人,在家皆言海陸腔客語。吳昌期於臺北市萬華區出生,周遭完全沒有學習客家母語的環境,幼年暑假期間父親特將其送回竹東故鄉陪伴祖父母,尚有機會習講客家母語。[1] 早年經歷吳自幼年以來為克服家庭的貧困窘境而一心向學,熱愛閱讀卻因家境關係沒有經費購書,直至小學五年級才擁有第一本屬於自己的課外讀物,是當時考試成績優良老師送的獎品。幼年最常閱讀的刊物即是中央日報副刊,乃父親兼任中國國民黨黨職才有機會獲贈的免費報刊。當時中央日報副刊作者名家雲集,使少年吳昌期在潛移默化中受益匪淺,養成語文能力超越同儕、寫作文思不虞匱乏的能量。[1] 投身教職1983年考取省立台北師專,1999年調任三峽五寮國小擔任教導主任,同年考取碩士。後於校長任上畢業於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班,教學、行政與進修同時進行且應對自如。歷經過教師、組長、主任等職務歷練後,以33歲之齡成功考取校長、2003年35歲時始獲遴派至汐止白雲國小擔任校長,創下新北最年輕校長與最早遴派校長的紀錄,樹立難以打破的「新北障礙」,或稱為「昌期障礙」[4]。於汐止白雲國小時期,面對周遭資源相對豐富的胡適國小及舊莊國小兩校雙夾擊之下,白雲國小從原本即將面臨被縮班命運的學校,在吳昌期的改造下,以都市版的森林小學作為號召,成功將偏鄉小學打理成為家長競相爭取子弟入學的多元小學。[4] 逆境重生吳昌期於江翠國小校長就職次年即開始出現帕金森氏症輕微病徵。後因一場車禍改變下半輩子[2][5]。 2018年2月1日,卸任校長職務,成為全市以最年輕之齡最早退休的校長[6]。退休後持續著書立說,向各界分享多年的教學經歷與抗症經過[7]。目前擔任臺灣帕金森病友權益促進會理事長[8]。 獲獎榮譽
相關著作[9]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