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觊

衛覬(168年—229年)[1][2],字伯儒,一字伯觎[3]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中国漢末三國魏文學家書法家

生平

衛覬少年早成,以才學見稱。曾任曹操司空府的屬吏(掾屬)、茂陵縣令、尚書郎。建安四年(199年),官渡之戰即將爆發,但此時荊州劉表答稱支持袁紹,而關中諸將亦保持中立,坐觀成敗。曹操因益州劉璋與劉表有嫌隙,命衛覬為治書侍御史,出使益州要劉璋出兵牽制劉表,以避免劉表出兵擾亂後方;但當衛覬經過長安時知道入益州的道路已被阻塞,唯有留在關中。當時北方稍定,董卓亂政時逃離關中的人民都回到故鄉,關中諸將就引他們為部曲增強自己力量,衛覬見此就向荀彧建議重建對的監管和專賣,以這些收入重建關中,並幫助和鼓勵回流的故民耕作,又置司隸校尉管治關中;認為這樣可令人民不會流入關中軍閥的手中,亦可以建設並穩定關中。荀彧將衛覬的建議告訴曹操,得到曹操贊同,於是派謁者僕射鹽官,又設司隸校尉,令關中漸見安定。不久又召命衛覬為尚書。其後鍾繇建議領兵入關中攻張魯,衛覬反對。曹操聽從鐘繇的的建議,結果令馬超等人以為攻打自己而舉兵叛亂,令曹操十分後悔沒有完全按衛覬的建議,特別重視衛覬[4]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封魏公,建立魏國,衛覬任侍中,與王粲一同主掌制度。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繼任魏王,衛覬任尚書,後回東漢朝廷任侍郎,準備禪讓之事。曹丕同年稱帝,再任尚書,封陽吉亭侯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魏明帝曹叡繼位,進封閺鄉侯(屬弘農郡湖縣[5][6])。後來曾多次上言,如上書建議設立法律博士教授法律,讓各官員都清楚法律,按律執法;又曾因百姓徭役頻繁而要求明帝少建宮室。太和三年(229年)衛覬逝世,諡号敬侯

衛覬喜好閱讀古文,對鳥篆隸草兩種書體都十分熟悉。又曾奉命著作《魏官儀》。當時與潘勖王象都以文章寫得好而著名。古文者傳出於邯鄲淳,伯儒嘗寫淳古文尚書還以示淳,淳不能別。

評論

  • 陳壽:衛覬亦以多識典故,相時王之式。
  • 羊欣:善草及古文,略盡其妙,草體微瘦而筆跡精熟。

家族

曾祖父

衛暠漢明帝時幽州代郡人,善儒學,卒於安邑縣而讓後人居住。[7]

後代

  • 衛瓘,嗣子,曹魏及西晉官員,官至太保,擅長草書
  • 衛寔,字叔始,衛瓘之弟,晉時因衛瓘功獲封開陽鄉侯。夫人刘氏。有女卫琇,字惠瑛,为王浚第二任夫人。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作卫凯,与王粲、杜袭、和洽商议,欲尊曹操为魏王。

注释

  1. ^ 書斷》:年六十二卒。
  2. ^ 晋书·衛瓘傳》:父覬,魏尚書。瓘年十歲喪父,至孝過人。
  3. ^ 出自《华芳墓志》
  4. ^ 《三國志》卷二十一注引《魏書》:是时关西诸将,外虽怀附,内未可信。司隶校尉钟繇求以三千兵入关,外托讨张鲁,内以胁取质任。太祖使荀彧问觊,觊以为「西方诸将,皆竖夫屈起,无雄天下意,苟安乐目前而已。今国家厚加爵号,得其所志,非有大故,不忧为变也。宜为后图。若以兵入关中,当讨张鲁,鲁在深山,道径不通,彼必疑之;一相惊动,地险众强,殆难为虑!」彧以觊议呈太祖。太祖初善之,而以繇自典其任,遂从繇议。兵始进而关右大叛,太祖自亲征,仅乃平之,死者万计。太祖悔不从觊议,由是益重觊。
  5. ^ 元和郡縣圖誌·卷六》:閿鄉縣,望。東南至州一百里。本漢湖縣地,屬京兆尹,自漢至宋不改。
  6. ^ 水經註·河水四》華陰縣條:《郡國志》曰:弘農湖縣有閺鄉,世謂之閺鄉水也。魏尚書僕射閺鄉侯河東衛伯儒之故邑。
  7. ^ 《晉書·衛瓘傳》:衛瓘,字伯玉,河東安邑人也。高祖暠,漢明帝時,以儒學自代郡徵,至河東安邑卒,因賜所亡地而葬之,子孫遂家焉。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國志·卷21》,出自陳壽三國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