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24線
南24線,「頂潭~埤頭」[1]線[2],是臺南市(簡略代號:「南」)境內編號第24號的區道等級公路,西起臺南市七股區大潭里後港,經將軍區漚汪及佳里區佳里興,東至臺南市麻豆區埤頭里埤頭,全長達 10.473 公里。 沿線路線概況南24線[2]為連絡臺南市七股、將軍、佳里及麻豆四個區,為一條橫貫東西的重要區道。 南24的實際起點位於七股區北側大潭里的後港[3],路線名義起點的「頂潭」[4],則位於後港北邊鄰接的另一處同村內的聚落[1]。本線起點處,連接另外一條重要的東西向區道南26線[5]。本線由此起點北行,先後經過大潭里內的後港、頂潭兩處聚落,路轉漸轉為東北向後,交岔台17線。過此路口南24線仍斜向東北而行,道路以北為將軍區,以南仍為七股區範圍,本線在此路段做為兩區邊界的劃分依據。南24線在行經將軍區西和村西湖(番子厝)[6]處的S型彎道後,才完全跨入北邊將軍區境內,路線方向也由此轉為偏東而行。 一路東行的南24線,經西和[7]社區、西華[8]社區後,到達將軍區最熱鬧的漚汪[9]市區,此聚落分屬忠興及長榮二里,本線僅經過後兩里,並與南北向的南19線有一段短暫共線路段。共線結束後本線恢復東行,經過將軍溪上游分線[10]上的「東勢橋」並跨入佳里區境內。經過東勢橋前後的東南向路段後,南24線再轉為偏東前行,到達位於橋東側不遠處蘇厝寮[11]聚落,並接納由學甲區大灣連接至此地的南23線,本線再經農田中路段後,進入佳里區北側大聚落「佳里興」[12]範圍內,分屬佳化里、禮化里及興化里三個村里。 以南24線為界線,本線以北為禮化里,以南則為興化里;本線則東行到震興宮[13]廟前路口,交會台19線。震興宮是評定的國家三級古蹟寺廟,為佳里居民的重要信仰中心之一。交會省道後的南24線繼續東行,在代天府到佳興國小間進入「佳化里」範圍內,路線以南即為佳化社區的範圍,並由此地岔出兩條南向的公路─南51線及南47線,而本線則再行經農地路段後,跨入東鄰麻豆區境內。進入麻豆區境內的南24線,在止於縣道171號終點路口前,再交會南49-1線及其主線南49線,沿途並依序經過蔥仔寮[14]、大山腳[15]及埤頭[16]三個聚落。 總計在南24沿途總共聯絡兩條省道(台17線及台19線)、一條市道(縣道171號)、六條區道及一條區道支線,做為幹道道路的串聯路網及交通重要性尤此可見。南24線沿途經過的漚汪、佳里興,在這些大聚落內是熱鬧的城鎮,聚落外則為臺南市常見的農村及農地風光;起點後港處,則是帶有海濱漁村的氣息,是條風光景色豐富的公路。 南24線由路線歷史來看,現行路線最早在日治時代的1898年地圖資料裡所示,路線上已大致完備[17]。進入民國時代的鄉道編制,並經歷1966年到2010年歷次公告與整編後,除起訖點地名因行政區變動而更換外,本線的路線及里程變動不大。最主要的一次改變是台17線以西的後港至頂潭路段,在1976年時曾一度被解編,使起點東移至省道處路口;後來該解編路段又被重新納編,也成為現日所見的最終路線情況。 (本段敘述內提及公路之交通識別路牌─省道:台17線、台19線;市道:市道171號;區道:南19線、南23線、南24線、南26線、南47線、南49線、南51線;區道支線:南49-1線。) 行經行政區域
歷史沿革
沿線景點及寺廟連接道路參見參考資料
地名注釋(外部連結)以下為本條目內相關聯地名之注釋[27]:
注釋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