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綿祚(1589年—1634年),字季延,號念昔[1]。南直隸常州府武進縣(今屬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明朝政治人物。
歷任
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科應天鄉試舉人。
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同進士出身。授江西吉安永豐縣知縣。永豐縣鄰近廣東福建之交界,平遠賊鍾凌秀、陳萬率眾進永豐,綿祚請會剿,綿祚出擊三戰三捷,又以伏兵大破敵軍主力[2]。以平寇功入祀名宦祠[3]。
七年(1634年),回籍,不久卒[4]。
家庭及關聯
劉綿祚為武進西營劉氏第九世。
妻妾
子女
皆正室所生。
- 長子:劉觀生(1613年-1645年),郡庠生。
- 次子:劉鼎玉(1615年-1685年),邑庠生、順治二年副榜。
- 三子:劉恆立(1616年-1686年),邑庠生。出嗣兄永祚後。
注釋及參考資料
- ^ 《崇祯四年辛未科進士三代履歷》:刘绵祚,念昔,诗三房,辛丑五月二十三日生,武进人。庚午四十三,会一百九十六,三甲一百二十八名,户部政,授江西永丰知县。曾祖嶔。祖應時,推官。父纯仁,泉州府推官、進士。
- ^ 《明史》卷二百九十四,忠義六:鄰境九蓮山,界閩、粵,賊窟其中,綿祚請會剿。賊怒,率眾攻。綿祚出擊,三戰三捷。賊益大至,綿祚伏兵黃牛峒,大破之。
- ^ 崇禎七年八月十一日福建巡按劉調羹奏題為賊首相繼就縛、賊黨漸次蕩平、謹據實馳報、以紓聖懷事:若南城縣知縣馬士驊、永新縣知縣管正傳、吉水縣知縣王龍震、贛縣知縣莊尹辰、安福縣知縣陳昺虞、大庾縣降級管事知縣舒聲、前臨川今物故知縣鮑之祥、前永豐縣知縣今回籍劉綿祚、前廬陵縣知縣今調簡雍鳴鸞、前泰和縣知縣今調簡徐行忠,皆身當寇衝,經營備禦,或率兵以截其氛,或登埤以固其守,雖利鈍不同,勞難盡泯……。
- ^ 《明史》卷二百九十四,忠義六:積勞得疾,請告歸卒,兄弟三人並死王事。
- 劉琛、劉善強等修,《武進西營劉氏家譜》(1929年)卷三·世表·葉十二
- 《明史》卷二百九十四,忠義六
- 《鄭氏史料初編》會剿廣東山寇鍾凌秀等功次殘稿
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科應天鄉試榜 |
---|
中式舉人 150名 | |
---|
|
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殿試金榜 |
---|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 |
---|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67名 | |
---|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279名 | |
---|
|
宅邸 - 劉綸舊居(
志王府) ·
近園 ·
青果巷劉氏宗祠 ·
劉海粟舊居
始遷祖
本家族樹僅列出家族中進士及博鴻(黃底)、官七品以上者、女性文學家(粉紅底),以及對譜系關聯較重要的人物,其餘子女未包括在內。
【註1】璠子早卒,以親甥張崟改姓入嗣。 【註2】楫無嗣,以樞次子繼留入嗣。 【註3】應朝無嗣,以胞兄應明四子啟藻入嗣。
【註4】謹之無嗣,以弟種之三子用錫入嗣。 【註5】延濬無嗣,以堂兄延英次子道鈞兼嗣。 【註6】遵路無嗣,以胞弟詔次子方澍入嗣。
【註7】汝剛無子,以胞弟汝誠子炳照兼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