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与「
乐府 (官府) 」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請見「
樂府 」。
乐府 是中国 古代一個负责收集音乐、诗歌以及表演這些作品的機構。
在汉武帝 时期 ,樂府的地位和影响达到了顶峰,漢武帝对音樂和詩歌等這方面的內容特别感兴趣,自己也在這方面投入了不少精力。
樂府從民間收集或親自創作的詩都有類似的形式和主題,因此有後人根據樂府收集和創作的詩進行模仿創作,並把這些風格的詩也稱為樂府以及歸為舊體詩 的流派之一。樂府是汉诗 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建安诗歌 、早期的六朝 詩歌以及晚唐诗 也有不少樂府。白居易 、元稹 、李紳 等人一度發起新樂府運動 。
史前神话
在中国神话 中就已提到负责管理音乐的官员。黄帝 任命伶倫 擔任樂官。[ 1] 作为樂官 ,伶倫 似乎负责设计乐器和监督乐器的制作以及发展完善音阶 。後來舜 又任命了夔 为樂官。[ 2] 此後有不少著名在宮廷機構任職的樂師,如師延和師曠 。
历史
在西周 至春秋時期 ,官府就已採集民間詩歌,這些詩歌後來被匯總在詩集著作《詩經 》裡面。[ 3] [ 4] 根據已知的考古證據,最早的官方音樂管理機構出現在战国时期 的齐国 。[ 5]
樂府在汉武帝 時期蓬勃发展。[ 6] 李延年 曾擔任管理樂器的协律都尉 。[ 7] 人们普遍认为漢武帝在公元前120年创建了樂府,[ 8] 但是,似乎很可能在之前就有一个长期存在的音乐管理機構,只是漢武帝扩大了音乐管理機構的规模和管轄范围,并可能对其重新命名為樂府,因而看起来像是漢武帝開設了新的音樂管理機構。樂府的任务是收集汉朝 各个地区的流行詩歌并进行适當编排以及創作新的詩歌作品。[ 9] 历史学家班固 在他的《汉书》 中指出,樂府隶属于少府 管轄。[ 10] [ 11] 漢武帝還曾专门委托司马相如 創作賦 。[ 5]
樂府在公元前7年被汉哀帝 解散,[ 5] 部分原因是出于经济考虑。當時樂府內已经有近830名音乐家和舞者。[ 7] 此外漢哀帝不喜歡聲色,這也是漢哀帝廢除樂府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此後很长一段时间樂府没有恢复。在唐代 ,有音樂機構负责为长安 舉辦的節日慶祝活動作曲。1102年,宋徽宗 設立大晟乐府,當時大晟乐府內有785名音乐家和舞蹈家。
对诗歌的影响
由于樂府所採集的詩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诗的风格,因而这种风格的诗被称为樂府詩 ,或簡称为乐府。後世包括萧统 的文選 和徐陵 的玉臺新詠 收錄了一些漢代的樂府詩,然而收錄樂府詩的著作中集大成者[ 13] 當屬郭茂谦 的乐府诗集 ,在郭的著作中還收錄了提及花木蘭 的南北朝 的樂府詩 。
另見
参考文献
引文
^ Yang, 73 and 169-170
^ Wu, 99 and 255-256
^ Frankel, 215-216 and Yip, 31
^ Yip, 66
^ 5.0 5.1 5.2 Birrell, 6
^ Birrell, 5-6
^ 7.0 7.1 Dillon, Michael. China: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ctionary . Routledge. 24 February 1998: 224–225 [2020-02-28 ] . ISBN 978-070070439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12-06).
^ Birrell, 7
^ Birrell, 6-7
^ Birrell, 6 and note 14 p. 175
^ Birrell, 6 and note 15, p. 175
^ 漢哀帝“雅性不好聲色” 卻寵愛了一個弄臣董賢 . 人民網.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2-28).
^ Birrell, 8
资料来源
Birrell, Anne (1988). Popular Songs and Ballads of Han China . (London: Unwin Hyman). ISBN 0-04-440037-3 .
Frankel, Hans H. (1978). The Flowering Plum and the Palace Lady .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300-02242-5
Gimm, Martin (1966). Das Yüeh-fu tsa-lu des Tuan An-chieh . Wiesbaden: Harrassowitz, 631 p.
Hawkes, David ,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2011 [1985]). Qu Yuan et al. , The Songs of the South: An Ancient Chinese Anthology of Poems by Qu Yuan and Other Poets . London: Penguin Books. ISBN 978-0-14-044375-2
Wu, K. C. (1982). The Chinese Heritage .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ISBN 0-517-54475X .
Yang, Lihui, et al. (2005). Handbook of Chinese Mythology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533263-6
Yip, Wai-lim (1997). Chinese Poetry: An Anthology of Major Modes and Genres .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223-19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