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roject talk:数学/成员
如各位有興趣, 可以加以{{User math}} 讨论人多了,该干活啦~!我先提点建议: 请大家讨论讨论。--Alexcn 04:23 2005年3月27日 (UTC)
我感觉应该翻译 what is mathsmatic全文 大明 20:58 2007年4月13日 (UTC)
向化学组学习?化学组已经有了不错的成果了,我们是不是也要加油?--肉丝跑蛋 (留言) 13:18 2005年4月29日 (UTC) 英文術語畢竟目前的學術語言還是以英文為主,各個條目的解釋中還是加上英文術語較好。另外最好也能將英文術語 redirect 到中文術語。 --Weijr 19:34 2005年5月17日 (UTC)
:Gradient, constraint,shadow price,怎么翻译阿,income和revenue在中文里又分别是什么呢?不知道哪儿找得到学科用语翻译的列表,我记得网上似乎是有的。pz0 04:53 2006年11月26日 (UTC) 還應該有一個「維基通用華英術語對照表」,統一術語的使用 Lightest 11:50 2007年2月10日 (UTC) 数学维基人logo
∑数学维基人
放在自己的用户页自我激励阿,合适的话,就做成图片或者放在Template里了--Super1留言 14:47 2005年5月31日 (UTC) 平面曲线我仔细看了一下平面曲线的条目,感觉混乱而且有不少错误,我的建议在平面曲线的讨论中。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哟! --BillSmith 17:58 2005年6月18日 (Home) 建议!看看物理的主页面: 似乎我们应该有按照学科分支的列表,可以像物理主页面上方的一个方框中写得那样的东西。 具体内容我觉得可以有:
大家讨论讨论吧。 --BillSmith 21:51 6月18日 Home 小小繁簡轉換問題我發現以下問題:
是繁簡轉換問題?還是打錯字?> --小為 19:20 2005年6月20日 (UTC)
統計學有沒有修統計學的人﹖我想我們要在統計學的條目上加把勁
Shian7408 13:28 2006年6月19日 (UTC)
我们从这里开始好吗数论主题列表,这个页面有很多待翻译页面,很多需要整理的页面,有需要高深专业知识的,也有懂外文不懂数学的人都可以做的。我们从这里开始好吗?--尔玉 与我对话 10:15 2005年6月26日 (UTC) 对定理和公式的西语人名,可否以英文为主,不以中文为主?如以中文为主,名称太多了.对查阅不便 Fourier->傅里叶,傅立叶,弗里哀... Pascal->巴斯卡,巴斯噶,帕斯卡 Taylor->台劳,泰勒 以英文为查阅目标.中文名连接到英文解释上.如何?
.. 即便是中文论文中,很多人名都是用英文的E. Galois 2007年4月30日 (一) 01:17 (UTC)
你好你们好。我是用英文的wikipedia的人。对不起,我的中文不太好,我只学一个半年。我在英文的wikipedia里头常常写数学文章。我觉得找到这页很难。我觉得你应该做 [1] 的超联。在那儿,很多人为数学讨论。可能有的人对这页有兴趣!谢谢 Dmharvey 00:55 2005年11月14日 (UTC)
你的中文用的不错,我能够明白你的意思。只要稍微润色(修改)一下,就很完美了。 稍微帮你修改下吧。中英的语言习惯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你们好。我常使用的是英文维基(wikipedia)。不好意思,我的中文不太好,我只学一个半年(我没有明白,到底是一年半,还是半年。不过根据英文习惯猜测,您的意思是半年?)。我在英文wikipedia里面常常写关于数学的文章。我觉得找到这页很难。我觉得你应该做 [2] 的超联。在那儿,很多人讨论数学。可能有人对这页感兴趣!谢谢—叶平 2007年4月30日 (一) 06:43 (UTC) Template:几何术语初步完成至少模板上不見紅字了……--燃‽ 04:25 2006年1月28日 (UTC)
條目12已進入特色条目评选條目12已進入特色条目评选,希望各数学兴趣小组维基人能積極協助修訂。-- 英仙座 02:01 2006年2月20日 (UTC) 关于数学公式能不能用TeX默认的$...$方式插入行间公式?用<math></math>的方式太麻烦了。 另外现在数学公式的png图片字体好大,和正文放在一起不美观,也慢。如果能引入MathML引擎就方便了。 现在还有人么?多翻译一点高等数学的东西吧,英文的数学类资源很全面。Fishingsnow 20:56 2006年7月24日 (UTC) Rank-nullity theorem的翻译请问en:Rank nullity theorem的中文是什么啊? Snorri 2007年6月16日 (六) 15:15 (UTC) 幫忙編寫200-300的整數吧數字也很久沒有編寫了,現在我發起編輯200-300的整數,希望大家能夠參與,詳見Wikipedia:專題/數,或參考220。另外,我還算是新手,請多多關照,謝謝。—小賢 (找我) 2007年7月2日 (一) 07:48 (UTC) 我想搞一个数学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我想模仿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化学,也搞一个数学的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大家看怎么样?--Maxwell's demon (留言) 2008年8月1日 (五) 19:42 (UTC)
词条“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中证明文字的矛盾与歧义注:此疑问亦在“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讨论页中提出http://zh.wikipedia.org/wiki/Talk:%E5%93%A5%E5%BE%B7%E5%B0%94%E4%B8%8D%E5%AE%8C%E5%A4%87%E5%AE%9A%E7%90%86
“象F(x)这样的公式含有一个自由变量x,它们称为命题形式。一旦x被一个特定的数代替,它就马上变成一个真正的特定命题,于是它要么是在系统中可证明的,要么不。命题形式自身并不是命题,因此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能被否证。但每一个命题形式F(x)都有一个哥德尔数,可用G(F)表示。无论自由变量取什么值,G(F)的取值都不会改变。 通过小心地分析系统的公理和推理规则,可以写下一个命题形式P(x),它表示x是系统中一个可以证明的命题的哥德尔数。形式描述如下:如果x是一个可证明命题对应的哥德尔数,P(x)就可被证明,而其否定~P(x)则不能。(尽管这对于一个证明要点来说已经足够,但在数学上却不太严格。请参见哥德尔和罗素的有关论文,关键字是“omega-consistency”。 现在,哥德尔的把戏来了:一个命题形式F(x)称为不可自证的,当且仅当把命题形式F的哥德尔数G(F)代入F中所得的命题F(G(F))是不可证明的。这个定义可以形式化,于是可以构造一个命题形式SU(z),表示z是某个不可自证命题形式的哥德尔数。SU(z)的形式描述如下: 对某个命题形式F(x)有z = G(F),而且设y是命题F(G(F))的哥德尔数,则有~P(y)成立。”
以上是难以理解的自相矛盾的。
在此之前,由于对原文的进一步理解可能导致歧义,为了避免歧义我先做如下语法规定: 为了区别F是作为命题形式的一部分还是作为变量(只是这里的变量F是命题形式), 我把所有命题形式中的变量用*代替以明确 (下文中引号内是引用原文故不一定遵守此语法规定,而引号外遵守此语法规定) 在这种语法规定下,G(F)和G(F(*))是不同的, G(F)是个命题,F是赋予变量的值,命题形式是G(*); G(F(*))是命题形式,*是变量,赋值x后的命题是G(F(x)), 于是又存在一个问题:原文中的“G(F)”是G(F)还是G(F(*)), 假设原文隐含的运算法则是:一个命题F(x)的哥德尔数G(F(x))=G(F(*)),从而命题也有了哥德尔数,等于该命题的命题形式的哥德尔数。则由此推出原文的表达有2种可能的歧义
Tammico (留言) 2008年11月29日 (六) 11:27 (UTC) 关于复变函数词条问题目前,在维基百科中输入复变函数词条会自动重定向复分析,我觉得不太妥当,复变函数与复分析并非完全是一回事,是否应该考虑分开呢?--2009年2月1日 (日) 10:33 (UTC)Yummiao (留言)
关于数学词条中的标点符号的问题.正式的数学文献中的标点符号一般都采用半角, 而在同一篇文章中同时出现全角和半角标点必然影响美观,就像我这样. 关于数学的词条是否可以考虑统一一下标点符号。 Watter1985 (留言) 2009年3月9日 (一) 05:30 (UTC)
前者我搜尋Google結果畫法幾何跟投影幾何都指向descriptive geometry,但是projective的其中一個意思是投影的,而projective geometry中文維基百科指向射影幾何,那到底投影幾何指的是? 另外,後者先前我沒有聽過,但根據條目說法不就是指作為測量的日常用器具(如手指)嗎?為何先前有人認為他定向不當而沒有在條目創建後將該請求於WP:RA移除而是追加「定向不當」的註解?這個名詞據條目說法不就是隨身長度測量工具嗎?--RekishiEJ (留言) 2009年6月21日 (日) 20:09 (UTC) 關於無窮級數的名稱我發現目前中文維基百科的無窮級數條目名稱,有的是用a+b+c+d+…之類的名稱,如1-2+3-4+…,也有的是用a + b + c + d + · · ·之類的名稱,如1/2 − 1/4 + 1/8 − 1/16 + · · ·,這種不統一的命名方式我覺得很不好,希望能夠比照英語版統一(我比照偏好後者的命名方式,而將前者名稱作重定向,因為這樣比較美觀)。--RekishiEJ (留言) 2010年8月3日 (二) 11:58 (UTC)
一大波数学格式模板来了这里就是我从英文维基百科搬过来的模板-- ──★── 2013年9月28日 (六) 06:46 (UTC) 英文中文双语数学字典你好!我有一个英文中文双语数学字典(高中级):
如果你们想翻译,可以用这个字典。谢谢! WhisperToMe(留言) 2015年1月13日 (二) 13:48 (UTC)
《几何平均数》按照几何图形来理解的表达是否有误?几何平均数可以根据几何形状来理解。两个数字 a 和b 的几何平均数是矩形一边的长度,其面积等于矩形的面积与长度a和b的两边相等。同样, 三个数字,a、 b和c的几何平均数是立方体一个边的长度,其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相同,两边的长度等于三个给定的数。 建议修改为: 几何平均数可以根据几何形状来理解。两个数字 a 和 b的几何平均数是正方形一边的长度,其面积等于以a和b为边长的矩形的面积。同样, 三个数字, a、 b和c的几何平均数是立方体一个边的长度,其体积与以a、b和c为边长的长方体的体积相同。—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Suntowerlee(對話|貢獻)於2019年6月30日 (日) 02:14 (UTC)加入。 格( Lattice )和群、環、模、代數放在一起的用意?模板:ModernAlgebra、模板:Algebraic structures和代數結構把「格」和群、環、模、代數放在一起討論。對此我有以下意見:
除非我真的書讀得不夠多沒有看出它們之間「密切到可以擺在一起」的關聯、或是我的觀點被「經典代數教科書」蒙蔽,否則我會傾向把「格」和其他代數結構分開。 敬請開放討論。KALENIMORU(留言) 2024年5月18日 (六) 14:05 (UTC)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