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靖天子/存檔8起司漢堡送給您!
送您一份蘑菇
新年快樂!
回复:新年快樂!新年快樂,疫情太严重,在家闲来无事上来编辑。——Shakiestone(留言) 2020年1月28日 (二) 14:42 (UTC) 歲次庚子
有關蝗災打擾了,有關維基百科生物專家必會想到您,想請問有鑑於上次秋行軍蟲的例子,不知道閣下近期有無關於撰寫蝗災條目的計畫?--Aizag(留言) 2020年2月21日 (五) 03:31 (UTC)
关于蝗灾非常重要的CYP酶条目,在下刚才在英文维基上请en:User_talk:Boghog#about_CYP305M2来写了,目前只是个stub --Htmlzycq(留言) 2020年2月22日 (六) 12:28 (UTC)
又有一篇有關蝗災的重要论文Guo, X; Yu, Q; Chen, D; Wei, J; Yang, P; Yu, J; Wang, X; Kang, L. 4-Vinylanisole is an aggregation pheromone in locusts.. Nature. 2020-08-12. PMID 32788724. doi:10.1038/s41586-020-2610-4.,指出了4-甲氧基苯乙烯(CAS:637-69-4)是蝗虫的聚集激素。--Htmlzycq(留言) 2020年8月16日 (日) 09:35 (UTC)
有關冠狀病毒谢谢编写了鹿城大鼠冠状病毒,在鹿城区养着实验大鼠的某人现在吓得瑟瑟发抖 “然而之前,在啮齿类动物中仅发现一种冠状病毒,即发现于1949年被命名为小鼠肝炎病毒(MHV)的冠状病毒,1970年在大鼠中发现了其变种,被命名为大鼠涎泪腺炎病毒。随后再没有在啮齿动物中发现相关的冠状病毒。” 这“大鼠涎泪腺炎冠状”(SDAV)和MHV的关系应该与SARS-COV和SARS-COV-2差不多,属于“同种”的不同变种?--Htmlzycq(留言) 2020年3月30日 (一) 15:27 (UTC)
是的,温州到龙泉直线距离和台北到台中差不多(话说温州到台北的直线距离,应该和台湾最北到最南的差不多,要是有跨海大桥就好了) 两篇文章虽然都是2015年publish的,但鹿城的那篇文章Received 17 July 2014, Revised 23 September 2014, Accepted 17 October 2014, Available online 9 November 2014 HKU24的那篇文章Received 22 August 2014. Accepted 23 December 2014. Accepted manuscript posted online 31 December 2014. 后者不知道前者的存在很正常吧
感谢支持有关阁下之提名,自问小妹在中文维基虽然建立了几十条条目,但仍然无法涵盖古罗斯史哪怕万分之一,很多史学基础概念都没有条目,打个比方: 我很少译俄维页面的原因是因为俄维也很少资料,不如看书(看书比看一个页面好多了),比方说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科罗姆的《斯塔罗杜布战争》,以地缘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军事学分析了为何在1534-1537年莫斯科大公国与立陶宛大公国会在一场战争开战,甚至本战核心的斯塔罗杜布围城战,就是从1535年7月30日至8月29日的一次不起眼的战役,其影响却足足一直维持到俄国混乱时期。老实说,即便俄维乌维白俄维,大多数的条目,还只是处在传统史学记载历史故事的水平,还没有超过兰克学派,更别说年鉴学派。俄维古罗斯史方面除了少数有专业知识的维基人专注在他们领域深耕外,大部分条目都残缺不全,但是在他们专业领域的条目还是译他们的比较好(毕竟俄维可是有专门研究这个的大学教授啊(茶)),我感觉我也应该不能算原创,就是拙劣的摘抄,而且抄不全。所以请容我在此时拒绝此提名,因为自觉仍然未到达可以让其他维基人对古罗斯史产生基础了解的程度。--折毛(留言) 2020年4月6日 (一) 13:28 (UTC)
《維基人》復刊公告《維基人》復刊啦!![]() 由于原主编无暇等种种原因,《维基人》一度停刊五、六年之久,但我们从未放棄打造自由維基社群刊物的理想。在許多人的努力下,即日起,《维基人》正式复刊,与各位朋友们再相見;最新一期的站内版本已经上线,而PDF版本預定将于今年5月1日釋出。此回,我们不仅致力于在促进读者对于维基的了解中展拓参与维基的群体,更着眼于打造一本对维基人来说可读、可用、可亲的刊物。我们不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亦伫候大家的投稿。我们也希望在诸位维基人的才智的浇灌中,《维基人》能夠名書竹帛,垂範百世。 調整訂閱打扰了,您认为中维现在生物学相关条目的质量如何?你好,我看到9年前的生物學提升計畫中你评价生物学相关条目的质量有所感想。就想问问你认为现在生物学相关条目的质量如何? 我自己觉得现在生物学条目中,现代植物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已经较丰富了,而动物和古生物方面最具有潜力也最容易让人匆视。Lab06 N(留言) 2020年4月28日 (二) 06:35 (UTC)
在下近期混迹英文维基,发现事实上英文版在这一点上也大同小异,只不过英文的用户基数更大,能冒出的資深維基人更多而已,光是其典范条目的偏好性就已经能看出都是哪些資深維基人还在活跃了。 推荐一个工具[1] 可以查到英文维基上所有化合物条目,我不太懂技术,谁能搬运到中文就好了,近2万个化学分子条目中,user:Edgar181就贡献了一千多的条目。--Htmlzycq(留言) 2020年5月9日 (六) 05:33 (UTC)
本期概要 ![]() 《維基人》復活啦!
經過數年的沉寂,《維基人》雜誌復活啦!在新一期《維基人》中,我們為大家提供了全新的體驗。從介紹期貨的專題科普型文章,到有深度的維基論述探討型文章,再到站內優秀內容的摘錄,各方面內容都呈現在本期內容中。《維基人》的復活,離不開大家的努力。在此,道一句:「謝謝大家!」
打擾一下想請問您是否能撥冗接受在下代表《維基人》在線上向您詢問幾個與條目寫作相關的問題?在下明白您現已不願意參與社群事務,但是我作為一個維基人後輩,相信若您能藉此向後輩分享一下條目寫作方法(尤其是那些生物學條目,個人覺得真菌最為經典了),或是闡明您一直以來對條目寫作態度的理想和堅持,那對社群的寫作風氣會是大有裨益的,我誠摯的期望。當然,若您不願意接受採訪,那也無妨。——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6月17日 (三) 01:08 (UTC)
不好意思打擾,現在進度如何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7月27日 (一) 01:08 (UTC)
邀請您參加第十八次動員令致靖天子閣下: 感謝您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第十八次動員令定於2020年7月11日至9月13日期間舉行,目的為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現誠邀閣下參與,共襄盛舉。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八次動員令主頁,您也可以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參加動員令前,請先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用户可在7月11日0時(UTC)起報名)。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中、小動員令三類。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中動員令的主題包括語言學與文學、自然科學、文化遺產,而小動員令的主題則包括亟需撰寫的條目、學理類、公園綠地及自然保護區、藝術。 希望各位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能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查詢聯繫),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條目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关于从Lactarius属中分离出来的Lactifluus属想请教阁下Lactifluus属应当如何翻译? 以及,包括Lactifluus vellereus,Lactifluus volemus等在内的数种真菌曾经都被分为Lactarius属。TheWindGrahame(留言) 2020年8月7日 (五) 08:37 (UTC)
有关真菌刚刚看了澳大利亚蘑菇摄影师Stephen Axford的野外讲座,视频见[4],发现太多有意思的真菌了,比如luminous fungi,相比之下中文维基里真菌方面的内容还是有待加强阿 比如en:Mycorrhizal network这个概念的中文条目名用“菌根网络”好,还是用其昵称“木维网”(Wood Wide Web)好?(木维网有et、pt两个语言版本) 另外,白色念珠菌已销两个青链:ura3、spo11(都还是stub)--Htmlzycq(留言) 2020年9月2日 (三) 11:38 (UTC) re: 关于疫情期的高频词“ADE效应”的小贡献,没什么好感谢的--Htmlzycq(留言) 2020年9月23日 (三) 08:18 (UTC)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