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田徑比賽 |
---|
| 比賽場館 | 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 林蔭路(馬拉松) |
---|
日期 | 8月31日至9月9日 |
---|
参赛选手 | 1100位選手 |
---|
|
2012年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田徑比賽由8月31日至9月9日在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本項目共產生170面金牌,為本屆殘奧會金牌最多的項目。而馬拉松則會以公路賽的形式比賽,賽道主要為倫敦林蔭路。田徑比賽在1960年的第一屆殘奧會已經成為正式項目,而隨後亦有不同的小項增減[1]。而上屆田徑比賽獲得最多金牌的國家是中國,共38金21銀18銅77面獎牌。
比賽分級及規則
為確保比賽的公平性,以及選手能夠與殘障種類及程度相似的對手比賽,殘奧會制定了以下分級:
- T/F級:純粹代表比賽是田賽或徑賽。F級為田賽、T級為徑賽。
- 11至13級:為視力殘障。11級為全盲或接近全盲;而13級為符合最低視力殘障標準。11級的比賽需要領跑員及戴上眼罩,而12級比賽的選手亦可要求領跑員。
- 20級:為智力殘障。選手需符合參加的項目的最低殘障標準。
- 31-38級(徑賽為32-38級):選手有手足徐動症、運動失調及肌肉張力過高等徵狀,令他們不能夠有效地控制腿部、身軀、手臂及手腕。數字愈低代表殘障程度愈高。例如31-34級的選手通常需要維持坐姿進行比賽,而35-38級的選手的身體控制能力較高,可以用站姿進行比賽。
- 40級:為身材矮小的選手,可能先天生長激素缺乏或後天疾病等影響。選手智力通常正常。
- 42-46級:為肢體殘障選手,例如截肢。42-44級為下肢殘障而45-45級為上肢殘障。例如南非著名選手奧斯卡·皮斯托利斯為T44級。此外,42-46級的選手並不需要使用輪椅。
- 51-58級(徑賽只有51-54級):為需要使用輪椅的選手,而數字愈低代表活動能力的限制愈高,影響移動輪椅的能力。在徑賽,51-52級的選手通常上肢及下肢皆有活動能力限制,而54級的選手則有部份身軀及大腿能力。而在田賽,51-54級的選手沒有身軀及下股控制能力,而數字愈低,選手的肩膀、手臂及手腕的控制能力愈低。通常54級的選手的上肢活動正常。而55-58級的選手的身軀及下肢控制能力會數字上升,例如單下肢殘障的選手會在58級進行比賽。
更詳細的分級可以參考國際殘委會的官方網頁[2]。
而規則方面在基本上與普通的田徑比賽大同小異,但部份項目會因為選手的殘障種類而有分別。例如視障選手如果使用領跑員,在到達終點時必須比領跑員早。詳細的規則可以參考殘委會網頁[3]。
比賽項目
本屆田徑比賽共有170個項目。以性別計,男子及女子項目分別有103個及67個項目。以類別計,男子及女子田項分別有42個及28個共70個項目,而男子及女子徑項則分別有61個及39個共100個項目。
- 男子
- 100米(T11、T12、T13、T34、T35、T36、T37、T38、T42、T44、T46、T51、T52、T53、T54)共15個項目
- 200米(T11、T12、T13、T34、T35、T36、T37、T38、T42、T44、T46、T52、T53)共13個項目
- 400米(T11、T12、T13、T36、T38、T44、T46、T52、T53、T54)共10項目
- 800米(T12、T13、T36、T37、T46、T52、T53、T54)共8個項目
- 1500米(T11、T13、T20、T37、T46、T54)共6個項目
- 5000米(T11、T12、T54)共3個項目
- 4×100米(T11-13、T42-46)共2個項目
- 4×400米(T53/54)1個項目
- 馬拉松(T12、T46、T54)共3個項目
- 跳高(F42、F46)共2個項目
- 跳遠(F11、F13、F20、F36、F37/38、F42/44、F46)共7個項目
- 三級跳遠(F11、F12、F46)共3個項目
- 鉛球(F11/12、F20、F32/33、F34、F37/38、F40、F42/44、F46、F52/53、F54/55/56、F57/58)共11個項目
- 鐵餅(F11、F32/33/34、F35/36、F37/38、F40、F42、F44、F51/52/53、F54/55/56、F57/58)共10個項目
- 標槍(F12/13、F33/34、F40、F42、F44、F52/53、F54/55/56、F57/58)共8個項目
- 擲棒(F31/32/51)1個項目
- 女子
- 100米(T11、T12、T13、T34、T35、T36、T37、T38、T42、T44、T46、T52、T53、T54)共14個項目
- 200米(T11、T12、T34、T35、T36、T37、T38、T44、T46、T52、T53)共11個項目
- 400米(T12、T13、T37、T46、T53、T54)共6項目
- 800米(T53、T54)共2個項目
- 1500米(T12、T20、T54)共3個項目
- 5000米(T54)1個項目
- 4×100米(T35-38)1個項目
- 馬拉松(T54)1個項目
- 跳遠(F11/12、F13、F20、F37/38、F42/44、F46)共6個項目
- 鉛球(F11/12、F20、F32/33/34、F35/36、F37、F40、F42/44、F54/55/56、F57/58)共9個項目
- 鐵餅(F11/12、F35/36、F37、F40、F51/52/53、F57/58)共6個項目
- 標槍(F12/13、F33/34/52/53、F37/38、F46、F54/55/56、F57/58)共6個項目
- 擲棒(F31/32/51)1個項目
參賽資格
本屆田徑比賽共有1100個選手名額,其中男子740個、女子360個。此外,獲得的名額,除了外卡是屬於選手外,都是屬於選手的國家。國家可以選擇其他選手參加殘奧會。
而所有合資格的選手都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 擁有國際殘委會(IPC)2012年田徑運動員認可證;
- 在2010年12月1日至2012年8月5日期間在IPC認可的田徑比賽中達到最低參賽標準(A級標準:AQS或B級標準:BQS);
- 在2010/2012年度,根據IPC運動員認可計劃政策下達到最低參賽標準。
而每個國家或地區最多可以有80個名額,而在每個項目中,如果該項目只有1個級別,每個國家或地區最多可以有3名達到A級標準的選手獲得名額,而B級標準則只有1個名額。而在項目多於1個級別(如鉛球F54/55/56級),則最多可以有5名選手獲得名額。而接力項目,每個國家或地區可以有1支隊伍參賽,並由6個獲得名額的選手組成。而馬拉松比賽則有6個選手名額,但在人數上只能夠有3位選手只參加馬拉松。
資格賽
|
出線資格
|
名額
|
男子
|
女子
|
備注
|
2011年IPC田徑世界錦標賽[5] |
每項個人項目的前2名 |
320個 |
192 |
128 |
如果選手在多於一個項目獲得名額,他(她)只會得到一個名額。未使用名額會重新分配至A級標準名額分配方法
|
A級標準名額分配方法 |
按達到A級標準的選手數目按比例分配 |
730個 |
515 |
215 |
如果選手在多於一個項目獲得名額,他(她)只會得到一個名額。未使用名額會重新分配至B級標準名額分配方法
|
B級標準名額分配方法 |
按達到B級標準的選手數目按比例分配 |
?個 |
? |
? |
此方法只會當A級標準名額分配方法未能分配所有名額下使用。如果選手在多於一個項目獲得名額,他(她)只會得到一個名額。未使用名額會重新分配至外卡名額分配方法
|
接力賽名額 |
前8名接力隊伍 |
32個 |
24 |
8 |
前8名接力隊伍會獲得1個選手名額,但此選手只能參加接力賽。未使用名額會重新分配至外卡名額分配方法
|
外卡名額 |
由殘奧會及其游泳部門決定 |
18個 |
9 |
9 |
|
時間表
8月 / 9月
|
29日 週三
|
30日 週四
|
31日 週五
|
1日 週六
|
2日 週日
|
3日 週一
|
4日 週二
|
5日 週三
|
6日 週四
|
7日 週五
|
8日 週六
|
9日 週日
|
男子100米
|
|
|
T13, T35
|
T54
|
T13, T35, T38
|
T36, T52, T54
|
T12
|
T51, T53
|
T12
|
T44
|
T44, T46
|
T11
|
T41, T42
|
T11, T34, T37
|
|
男子200米
|
|
|
T37
|
T44, T46
|
T42
|
T44, T46
|
T11
|
T11, T34
|
|
T13
|
T35, T36
|
T12, T38
|
T13, T53
|
T12, T38, T52
|
|
男子400米
|
|
|
|
|
T12, T13, T38
|
T53
|
T36
|
T13, T38, T52
|
T12
|
T36, T46
|
T54
|
T11
|
T12
|
T11, T44
|
T54
|
T11, T44
|
|
男子800米
|
|
|
T37
|
T37
|
|
T12
|
T53
|
T36, T54
|
T12, T53
|
T46, T52
|
T36, T54
|
T13
|
T52
|
T13, T46
|
|
男子1500米
|
|
|
T11
|
T46
|
T11
|
T13, T20, T54
|
T11, T37
|
T13, T20, T46, T54
|
|
|
|
|
|
男子5000米
|
|
|
T12, T54
|
T54
|
T54
|
T12
|
|
T11
|
|
T11
|
|
|
男子4×100米
|
|
|
|
|
|
|
|
T11-13, T42-46
|
|
|
|
|
男子4×400米
|
|
|
|
|
|
|
|
|
|
|
T53/54
|
|
男子馬拉松
|
|
|
|
|
|
|
|
|
|
|
|
T12, T46, T54
|
男子跳高
|
|
|
|
|
|
F42
|
|
|
|
|
F46
|
|
男子跳遠
|
|
|
F42/44
|
F13
|
|
F46
|
F11, F20
|
F36, F37/38
|
|
|
|
|
男子三級跳遠
|
|
|
|
F46
|
|
|
|
|
F11
|
|
F12
|
|
男子鉛球
|
|
|
F42/44, F52/53
|
F54/55/56
|
|
F11/12
|
F34, F57/58
|
F32/33, F37/38
|
F40, F46
|
F20
|
|
|
男子鐵餅
|
|
|
F57/58
|
|
F42
|
F11, F35/36
|
F40
|
F54/55/56
|
F44, F51/52/53
|
F32/33/34, F37/38
|
|
|
男子標槍
|
|
|
|
F33/34
|
F44
|
|
F52/53
|
F12/13
|
|
F40, F42
|
F54/55/56, F57/58
|
|
男子擲棒
|
|
|
F31/32/51
|
|
|
|
|
|
|
|
|
|
女子100米
|
|
|
T34
|
T12, T44, T53
|
T38
|
T12, T37, T44, T53
|
|
T11, T42, T46
|
T13
|
T11, T42, T46, T52
|
T13
|
T35
|
T36, T54
|
|
女子200米
|
|
|
T46
|
T35
|
T11
|
T36, T46, T52
|
T11
|
|
|
T12, T44
|
T37
|
T12, T34, T38, T44, T53
|
|
|
|
女子400米
|
|
|
T13
|
T13
|
T13
|
T12
|
T54
|
T12
|
|
T37
|
T53
|
T37, T46, T53
|
|
女子800米
|
|
|
|
|
|
|
T53, T54
|
T53, T54
|
|
|
|
|
女子1500米
|
|
|
|
|
T12
|
T20
|
T12
|
T20
|
T54
|
T54
|
|
|
女子5000米
|
|
|
T54
|
|
T54
|
|
|
|
|
|
|
|
女子4×100米
|
|
|
|
|
|
|
T35-38
|
|
|
|
|
|
女子馬拉松
|
|
|
|
|
|
|
|
|
|
|
|
T54
|
女子跳遠
|
|
|
F37/38
|
|
F42/44, F46
|
F20
|
|
|
|
F11/12, F13
|
|
|
女子鉛球
|
|
|
|
F54/55/56
|
F35/36
|
F42/44
|
F11/12, F37
|
F20
|
F32/33/34
|
|
F40, F57/58
|
|
女子鐵餅
|
|
|
F35/36, F40
|
F11/12
|
|
|
F57/58
|
|
F37
|
F51/52/53
|
|
|
女子標槍
|
|
|
|
F46
|
F12/13
|
F33/34/52/53
|
|
F54/55/56
|
F57/58
|
|
F37/38
|
|
女子擲棒
|
|
|
|
F31/32/51
|
|
|
|
|
|
|
|
|
各項成績
男子項目
徑賽
田賽
女子項目
徑賽
田賽
國家獎牌榜
参考文獻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