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至2012年度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

2011年至2012年度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

2011年至2012年度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由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2011年2月23日上午11時在香港立法會大樓發表,發表預算案的時間由於要處理立法會秩序的問題順延至上午11時06分開始,至中午12時58分結束,歷時為1小時52分鐘。該份財政預算案是曾司長任內的第4份報告

背景

通漲上升

香港漸漸走出金融海嘯的陰影,經濟漸漸變好,但同時通漲卻日漸上升,故不少政黨要求政府推出措施,協助抗擊通漲。

中產階級的不滿

香港政府近年以來的抒困措施,大多以基層公屋市民為主,而政府的政策則主要優待社會上最富裕的一群。但社會上的中產階級,既因為其入息超出申請公屋的限制(中產人士的最低收入一般是8,000至10,000多元,而單身人士的公屋入息限額為6,000多元)由於他們未能申請公屋,他們只能租住私樓,然後再儲錢買樓。他們既要交稅,又要負擔至少7,000多元的屋租,以前的電費津貼亦沒有他們的份兒(因有的租約列明租客不會受惠)。由於樓價日漸提高,有的中產人士租樓不到一年因業主收樓(有的業主是希望收樓放售賺取差價)而迫遷,而政府則拒絕復建居屋。既然中產的處境並沒有受惠,於是他們對政府的不滿愈深。

N無人士的存在

所謂N無人士,其實是指抒困措施沒有幫助的人,他們不是電費戶主、不是公屋居民,不需要交稅,不需要交差餉。這些人多數是社會最基層的人士,他們並沒有資格申請公屋或輪候公屋極久而未能入住公屋,他們只能以高昂的費用租用「板間房」。他們入息低,支援又少,所以漸漸支援N無人士的呼聲愈來愈高。

內容摘要

善用公帑 持續改善民生
  • 預計政府新一年度總開支為3,711億元,較2010-11年度修訂預算增加22%。預計政府總收入為3,750億元,綜合盈餘為39億元。
  • 政府經常開支為2,421億元,比2010-11年度修訂預算增加接近8%,增幅為過去十年最大。
  • 教育社會福利及衞生開支佔經常政府開支總額的56.4%,分別為:
    • 教育:545億元,比2010-11年度修訂預算增加6%;
    • 社會福利:422億元,比2010-11年度修訂預算增加11%;
    • 衞生:399億元,比2010-11年度修訂預算增加9%。
教育
  • 撥款25億元成立「自資專上教育基金」,支持自資專上教育的發展。
  • 向「香港特別行政區獎學金基金」注資2億5,000萬元,讓獎學金亦能惠及公帑資助副學位課程學生。
  • 增撥每年3億元,加強支援清貧學生,放寬學生獲取全額資助的入息上限,預計可讓額外75,000名各級學生獲發全額資助。
  • 增撥每年1億4,000萬元,調整現時適用於專上學生的資助級別,預計會令22,000名通過入息及資產審查的專上學生取得更多資助。
  • 增撥每年4,800萬元,為每名合資格領取「學習開支助學金」的專上學生,按入息及資產審查結果額外發放最多1,000元助學金,預計約有52,000名學生受惠。
  • 預留1億1,000萬元,在小學推行為期三年的計劃,為來自基層家庭的小學生提供課後功課輔導。
  • 撥款1億元,推行為期5年的專上學生內地體驗計劃,預計超過30 000名學生受惠。
社會福利
  • 增撥10億元,延長長者醫療券試驗計劃3年,並增加醫療券面額一倍至每人每年500元。
  • 調高在綜援計劃下向嚴重殘疾受助人發放的社區生活補助金,並擴展其受惠範圍至殘疾屬非嚴重程度、健康欠佳和年老的受助人,預計約19萬名受助人會受惠,涉及額外經常開支約5億9千萬元。
  • 調高綜援計劃下60歲以下殘疾人士和健康欠佳的成年受助人的標準金額,使之與60歲以上身體情況相同者看齊,預計約55,000萬名受助人會受惠,涉及額外經常性開支約3億2,800萬元。
  • 增撥每年超過2億元,為長者增加1 300個資助安老宿位和1 700個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名額。
  • 增撥每年1億4,800萬元,全面推行「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估計每年可惠及的長者數目可由目前的8,000名大幅增加至33,000名。
  • 增撥每年4,500萬元,增加資助安老院舍的補助金,並將「照顧癡呆症患者補助金」的資助範圍擴展至所有資助長者日間護理中心。
  • 增撥每年4,000萬元,調高「改善買位計劃」下甲一級宿位的買位價格,並要求院舍為長者安排物理治療和康復訓練。
衞生
  • 醫院管理局增撥27億4,000萬元以滿足新增需求,以及推行包括與醫療改革相關的各項措施,包括:
    • 擴大《醫管局藥物名冊》的範圍,加強九種疾病的藥物治療成效;
    • 加強精神健康服務;
    • 加強對長期病患者的支援;
    • 縮短專科服務輪候時間;以及
    • 加強公共基層醫療服務。
  • 預留10億元設立「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推動公共衞生及醫療服務的研究及發展。
  • 增撥3,100萬元加強藥物監管,包括在衞生署成立藥物專責辦事處。
  • 撥款2,600萬元加強控煙工作,包括2,100萬元用於提供及推廣戒煙服務。
建設社區
  • 樓宇安全:增撥10億元,全數滿足「樓宇更新大行動」第二輪符合資格的申請。
  • 文物保育:額外預留5億元,資助更多歷史建築活化項目。
  • 體育發展:成立70億元的「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為精英運動員提供更全面的支援,加強發掘及培訓有潛質的年青運動員。
  • 文化藝術:2011-12投放逾28億元發展文化藝術軟件,並善用「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的投資回報,推動本地文化藝術的持續發展及建立香港文化品牌。
  • 社會企業:預留1億5,000萬元在未來五年繼續推行「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資助期延長至三年。
穩定樓市 增加土地供應
  • 勾地表內,指明4幅住宅用地,在年內主動推出作公開拍賣招標
  • 在勾地表以外,以招標形式出售5幅住宅用地,規定用作興建約共3 000個中小型單位。
  • 2011-12年度可供出售的住宅用地包括18幅新增土地,連同在早前勾地表內尚未出售的34幅土地,合共52幅。
  • 估計2011-12年度私人住宅土地供應將可提供30,000至40,000個單位,遠高於每年平均20,000個的工作指標。
  • 在2011-12年度至2012-13年度,預計分別有11,200及16,700個新建公屋單位落成。
  • 政府在未來會繼續為《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物色更多適當的土地。
  • 投放約3億元,研究在維多利亞港以外進行適度的填海和發展岩洞,以增加中長期的土地供應
抗擊通脹 紓緩市民壓力
  • 寬免2011-12年度全年差餉,以每戶每季1,500元為上限。估計約82%物業在新一年度不用繳交差餉,政府收入減少約99億元。
  • 向每個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800元的電費補貼,惠及約260萬用戶,涉及開支約為47億元。
  • 為公屋租戶代繳兩個月租金,涉及開支約為19億元。
  • 額外發放一個月的綜援、高齡津貼及傷殘津貼,涉及額外開支約為19億元。年中並會按需要調整綜援、高齡津貼及傷殘津貼。
  • 調高子女免稅額20%,約30萬名納稅人受惠,政府收入減少6億5,000萬元。
  • 調高供養父母或祖父母的免稅額和長者住宿照顧開支的扣除上限20%,約51萬名納稅人受惠,政府收入減少5億7,000萬元。
  • 預留240億元向合資格人士的強積金戶口一次過注入6,000元,加強市民退休後的保障。
  • 額外預留1億元,在有需要時撥款延續「短期食物援助計劃」。
  • 發行50億至100億港元的「通脹掛鈎債券」,促進債券市場發展,亦可為市民提供多一個應對通脹的投資選擇。
投資末來 推動經濟發展
  • 持續着力投資基礎建設,帶動發展。預期2011-12年度基本工程開支高達破紀錄的580多億元,在未來幾年的開支每年均會超過600億元。
  • 維持穩定及足夠的甲級寫字樓供應,提升競爭力。2011-12年度可出售的土地包括60萬平方米商業/商貿樓面面積。
  • 發展新的優質辦公室群,在啟德發展另一寫字樓樞紐。主動出售兩幅位於觀塘和九龍灣的商貿用地,加快這兩區的商業發展。
  • 持續提高四大支柱產業的競爭力。
  • 發展六項優勢產業,並推動葡萄酒貿易和發展新興市場,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
  • 加強與廣東省、澳門和台灣等地區的多方面合作,增強香港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
  •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外資企業來港投資。
  • 持續支援中小企,大幅提高「中小企業信貸保證計劃」的信貸保證承擔總額至300億元。
其他涉及稅項措施
  • 為保障公眾健康,每支香煙煙草稅調高五角,並按同等比例提高其他煙草產品的稅率。
  • 為控制私家車數目的增長,增加私家車首次登記稅約15%。

主要內容

關注樓市泡沫風險
  • 需要時會再出手保持樓市健康發展
賣地安排
  • 以招標形式出售五幅住宅用地
  • 下年度可提供52幅住宅地
置安心計劃
增加土地供應
  • 投放三億研究填海增加土地供應
商業樓宇
增加寫字樓供應
  • 運輸基建帶動寫字樓地帶分散發展
活化工業大廈
  • 將繼續推動活化工廈,正研究購買工廈改裝為水務署新界西區辦事處
  • 於改裝工廈時引入綠化設計元素,以及環保及節水措施,以符合政府推動綠色建築政策
通脹
  • 將控制政府開支增長應付通脹
  • 打擊炒樓以紓緩租金上升壓力
  • 為樓市降溫
通脹掛鈎債券(iBond)
  • 將發行50至100億通脹掛鈎債券,促進本地零售債券市場發展,又可為本地市民提供多一個應對通脹的投資選擇
樓宇維修
  • 增撥10億元予「樓宇更新大行動」
教育
  • 國際學校學額將增加5,000多個
  • 將推動發展自資學位課程
  • 下年度教育開支預算540多億元
  • 放寬全額學生資助入息上限
  • 合資格專上學生可獲發額外助學金
  • 撥款一億助學生到內地實習或學習
  • 再培訓局有需要時可多提供30,000名額
環保
  • 為歐盟二期和歐盟三期巴士安裝催化器
  • 將推動設立更多電動車充電設施
安老服務
  • 增1700個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名額
  • 建議增加1300個資助安老宿位
  • 安老按揭試驗計劃將優化
利民措施
  • 向每個住宅用戶提供1,800元電費補貼
  • 將代繳兩個月公屋租金
  • 綜緩戶將獲額外一個月津貼金額
  • 供養父母免稅額將增加
  • 子女免稅額提高20%
其他重點
  • 將深化區域合作維持經濟發展
  • 將繼續發展六項優勢產業及葡萄酒貿易
  • 將跟進粵港澳合作計劃
  • 將推進與台灣商貿發展
  • 將繼續優化營商環境
  • 中小企信貸保證計劃承擔額增至300億
  • 將提高四大支柱產業競爭力
  • 要加強區域合作開拓新貿易機會
  • 將繼續投資運輸基建
  • 繼續為物流業提供用地
  • 將推動人民幣離岸業務發展
  • 將促進融資平台國際化
  • 將與聯交所合作吸引公司來港上市
  • 將繼續為專業服務開拓內地市場
  • 將探討主題公園進一步發展
  • 將推動醫療專科發展
  • 重點發展中藥、食品等檢測和認證服務
  • 將檢討創新及科技基金申請程序
  • 將繼續發展文化及創意產業
  • 將繼續推廣與新興市場合作
  • 將繼續提供就業支援
  • 將繼續協助少數族裔融入社會
  • 長者醫療券擬增至每人每年500元
  • 提高60歲以下殘疾人士綜援金額
  • 撥款2億1000萬支援精神健康服務
  • 將擴大藥物名冊涵蓋範圍
  • 將致力縮短專科服務輪候時間
  • 增撥3100萬元加強藥物監管
  • 每支煙的煙草稅加五角
  • 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加約15%
  • 建議成立70億元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
  • 預留1億5000萬支持社會企業
  • 向就職人士強積金戶口注入6,000元(此措施已被取消,見下面預算案修訂一節)

預算案修訂

由於預算案受社會各界批評,財政司司長於2011年3月2日公佈修訂預算案,將「向就職人士強積金戶口注入6,000元」改為向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派發現金港幣6,000元,此外亦會寬免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75%,寬免上限為港幣6000元[1][2][3]

預算案公佈後闡述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發表預算案後,舉行了一系列公開闡述活動,其中包括:

  • 財政預算案記者招待會,於預算案公佈當天下午(2011年2月23日)舉行。
  • 財政預算案論壇,於預算案公佈當天晚上7時至8時(2011年2月23日)舉行,由無線電視亞洲電視有線電視now寬頻電視香港電台聯合播出。
  • 財政司司長熱線,於預算案公佈翌日早上(2011年2月24日)由香港電台播出。

迴響

減稅刺激通漲論

香港市民對「派糖」有期望。是次雖有「派糖」,但市民期望更多,或批評「人有我無」不公平,例如向來未有在紓困措施受惠的「N無人士」,以及期望一如往年可獲退稅的香港中產階級,均對預算案表示失望[4]。因為以往政府會退稅,但曾俊華今年以「退稅會刺激通漲」的理據反駁,引來社會更大的反彈聲音。

注資強積金的反彈

此外,注資強積金戶口的措施亦遭非議,主要是因為市民認為「遠水不能救近火」(假如一個現在30歲的成年人,他至少要30年後退休才可領取這6,000元,說不定因為管理強積金的公司把這6,000元虧損掉),以及強積金制度本身存在管理費過高的問題(強積金的管理不在政府,是在各大金融機構,而這些金融機構亦從中抽取管理費,而有傳指政府注資這6,000元,金融機構機構從會從中抽取管理費)[5]。而強積金實施多年,愈來愈多案例證實,強積金並不能使退休人士安享晚年。於是有人指責這是官商勾結。

從注資到派錢

泛民主派的議員在預算案公佈以後,宣佈於3月6日舉辦名為「紫荊花革命」的大遊行,明顯地泛民主派有意借近幾個月來的革命風潮提高聲勢,而且正值選舉年,年底將會舉行區議會選舉,於是親建制派的議員亦表示「票投不下去」。於是曾俊華約見親建制派的議員,而曾俊華亦表示會考慮親建制派議員的意見。其間,曾俊華接納親建制派議員的意見,作出以人為本的改動。把注資6,000元到強積金的措施改為向所有成年香港永久性居民派發現金6,000港元,同時向來年香港納稅人退稅。是次改動得到不少市民歡迎,而時任新聞主播曾美華甚至將是次改動形容為「香港歷史進入新紀元」。雖然,還遭到不少「N無人士」批評,認為此等改動會「影響政府威信」或「破壞當局一直所奉行的謹慎理財原則」等等[6]

參考

  1. ^ 財爺破天荒改預算派錢六千. 2011-03-02 [2011-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5) (中文(香港)). 
  2. ^ 財爺:派錢六千 減稅六千. 2011-03-02 [2011-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3) (中文(香港)). 
  3. ^ 政府新聞稿:財政司司長談話全文. 2011-03-02 [2011-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2) (中文(香港)). 
  4. ^ 市民轟預算案不退稅中產未受惠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3,《星島日報》,2011年2月24日
  5. ^ 紓解民困措施未到位 預算案與期望有落差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1,《明報》,2011年2月24日
  6. ^ 預算案風暴3敗壞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3,《明報》,2011年3月3日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