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c/Nuvola_apps_important_yellow.svg/17px-Nuvola_apps_important_yellow.svg.png) 除特别注明外,本条目所有时间均以 中时区时间( UTC±0)为准。
1900年地震 | |
最大地震规模 | MS 8.3 委內瑞拉 |
---|
最多死亡人数 | MS 8.3 委內瑞拉 101人死亡 |
---|
最大地震烈度 | MMI 10(X)度 委內瑞拉 |
---|
年度死亡人数 | 128人 |
---|
年度地震次数 | 21次 |
---|
|
Mw 9.0+ | 0 |
---|
Mw 8.0−8.9 | 0 |
---|
Mw 7.0−7.9 | 13 |
---|
Mw 6.0−6.9 | 8 |
---|
Mw 5.0−5.9 | 0 |
---|
1900年地震列表列举于1900年全年内被各国地震研究机构所纪录下的显著地震。由于当时地震观测技术尚不成熟,因此当年的地震纪录总体上有欠完整。1900年全年共有21场地震被报告。其中,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当年共纪录到13场矩震级7级以上地震[1],而中国地震局则纪录了9场面波震级7级以上地震。
同时,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显著地震目录和中国地震局的7级以上地震数据库亦是从本年度开始编列的[2][3]。
年度地震总结
早在1954年时,地震学家宾诺·古登堡就已着手编列1900年以来的全球地震目录。他在当年出版的《全球地震频率》(Seismicity of the Earth)总结了1904年至1952年的地震序列,但由于各种原因,该书对1900年至1904年的地震未有涉及[1]。1983年,日本地震学家安倍克幸(Katsuyuki Abe)在《地球物理学和地球深部观测》(Physics of the Earth & Planetary Interiors)期刊刊载的两篇论文对该时期地震的震源和规模进行了总结[4][5],成为1900年地震研究数据的主要来源[1]。但由于对地震的精确观测纪录主要都是从1930年代以后开始,所以1900年的纪录通常被认为较不可靠[1][6]。对这一时期的地震纪录主要是来自于宏观度量或新闻报道,因而震源深度和规模通常仅有估计数值[1]。
于1900年10月29日发生在委内瑞拉的米兰达地震是当年造成最大伤亡的地震,共造成了101人死亡。据美国地震调查局估计,此次地震的规模为矩震级7.7级,最大烈度为麦加利地震烈度10(X)度[3][7]。另据中国地震局测算,该次地震规模达面波震级8.3级,亦是1900年规模最大的地震[2]。是次地震对委内瑞拉北部造成了严重影响,并引发了高达10米的海啸[7][8]。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有许多建筑物受到地震破坏,大量倒塌[7]。
显著地震
一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日期
|
震中位置
|
MW
|
震源深度 (千米)
|
MMI
|
备注
|
伤亡人数
|
死亡
|
受伤
|
|
|
|
|
|
|
|
|
7[26][27] |
荷属东印度巴布亚省 |
6.9 |
不明 |
|
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5人死亡,1座房屋被毁。 |
5 |
|
9[28][29] |
美国阿拉斯加东南部 |
7.7 |
不明 |
8度 |
地震据报造成了一些损害。 |
|
|
29[30][31] |
委内瑞拉米兰达州 |
7.7 |
不明 |
10度 |
此次地震至少造成101人死亡,大量房屋倒塌,还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101 |
|
十一月
十二月
地震规模纪录
以下表格列出1900年规模最大的10场地震。矩震级和震源深度数据来源于美国地质调查局,而面波震级数据则来源于中国地震局。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1.4 ER Engdahl; A Villasenor. Global Seismicity: 1900-1999.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arthquake and Engineering Seismiology. 2003, 81A (2): 665–690 (英语).
- ^ 2.0 2.1 中国地震局. 全球7级以上地震(1900年以来). 中国地震信息网. 北京. [2017-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2) (中文(中国大陆)).
- ^ 3.0 3.1 美国地质调查局. Significant Earthquakes - 1900. 美国地质调查局. [2017-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2) (英语).
- ^ K Abe; S Noguchi. Revision of magnitudes of large shallow earthquakes, 1897–1912. Physics of the Earth & Planetary Interiors. 1983, 33 (1): 1–11 (英语).
- ^ K Abe; S Noguchi. Determination of magnitude for large shallow earthquakes 1898-1917. Physics of the Earth & Planetary Interiors. 1983, 32 (1): 45–59 (英语).
- ^ 范洪顺. 1900年以来全球地震活动的初步分析. 国际地震动态. 2001, (2): 12–13 (中文(中国大陆)).
- ^ 7.0 7.1 7.2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Significant Earthquake.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2017-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英语).
- ^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Tsunami Event.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2017-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7)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January 5,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January 11,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Significant Earthquake: INDONESIA: JAVA: SUKABUMI.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January 14,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3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January 18,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January 20,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 ^ Significant Earthquake: MEXICO.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January 20,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3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January 31,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April 24,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May 11,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May 16,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June 21,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M 7.6 - Santa Cruz Islands. 美国地质调查局. July 29, 1900 [August 13,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3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August 5,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Tsunami Event: LITUYA BAY, AK.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August 11,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3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August 29,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Significant Earthquake: PAPUA NEW GUINEA: BISMARCK SEA.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September 10, 1900 [August 13,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3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September 17,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October 7,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Tsunami Event: BISMARCK SEA.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October 7,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4日) (英语).
- ^ M 7.7 - Southeastern Alaska. 美国地质调查局. October 9,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1月17日) (英语).
- ^ Significant Earthquake: ALASKA: KODIAK ISLAND.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October 9,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4日) (英语).
- ^ M 7.7 - offshore Miranda, Venezuela. 美国地质调查局. October 29,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1月17日).
- ^ Significant Earthquake: VENEZUELA: MACUTO.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October 29,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4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November 5,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November 9,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November 24,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Centennial Earthquake Catalog. 美国地质调查局. December 25, 1900 [November 1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