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爾馬那塞爾三世的黑色方尖碑(英語:Black Obelisk of Shalmaneser III)是一座位於伊拉克北部尼姆魯德所發現的一塊巨石,1846年由考古學家奧斯丁·亨利·萊亞德爵士發掘,該方尖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沙尔马那塞尔三世(公元前858-824年在位)時期,曾作為公共紀念碑豎立於尼姆魯德中央廣場。經保存後,它與白色方尖碑成為亞述帝國僅有兩座完好無損的方尖碑。於大英博物館典藏。
方尖碑頂部的第二層記錄冊(英语:Register_(art))浮雕,被認為是對於以色列人最早的記錄以及最早存在的聖經人物形象。該人物的名字顯示為:mIa-ú-a mar mHu-um-ri-i。東方學家亨利·C·罗林森最初在1850年的著作《關於亞述和巴比倫銘文的銘文》(On the Inscriptions of Assyria and Babylonia)中的原始翻譯為:「第二行的供品據說是亞華(Yahua),胡比里(Hubiri)之子寄出,然而他是一位紀事中沒有提到的王子,因此我們對他的祖國一無所知。」[2][3] 一年後,牧師愛德華·欣克斯(英语:Edward Hincks)在1851年8月21日的日記中,將其與《聖經》連接在一起:「將方尖碑上描繪的一名俘虜,確認為以色列國王耶戶後,在此點令我感到滿意」[4]。他隨後將自己的理論投稿於文學雜誌《Athenaeum(英语:The_Athenaeum_(British_magazine))》,以題為《尼姆魯德方尖碑》(Nimrud Obelisk)的文章宣布此主張[5] 。欣克斯的鑑定現是現在聖經及考古學家的普遍視點。
對於「亞華(Yahua)」被識別為「耶戶」的解釋,在當代學界中一直有被質疑的情況[6]
,例如喬治·史密斯,和近年來的小彼得·凱爾·麥卡特(英语:P. Kyle McCarter Jr.)和費毅榮(英语:Edwin R. Thiele)[7][8] 。他們對此提出了疑問,主要是因為耶戶並不屬於奧姆里德斯家族(英语:Omrides)的成員,以及譯寫和時間序列上的問題。也曾提出該銘文描繪的人物可能是另一位國王以色列的約蘭[7][8]。然而,對於將耶戶啟位後的發展歷史、將名稱從「暗利之子,(Bit-Khumri、奧姆里德斯家族)的亞(Yow)」解讀,以及「兒子」一詞通常表示王國的後代,但在耶戶於史實中殲滅奧姆里德斯家族的情況下,也可指與血統並不相關「滅絕暗利的後代,成為國王的繼任者」,當代的學者普遍接受欣克斯的解釋,即圖中的人物刻畫《聖經》所提及的耶戶。
^Assyrian Eponym Canon 在沙曼尼西尔的纪录中,公元前842年有一位被称为「暗利之子(Jehu son of Nimshi)」的希伯来国王,他在第八和第十次摘录中被提及。這使得在此時正式執政的耶戶,通常被认为就是代表以色列的「暗利之子」国王。然而,「暗利之子」所明指的国家并未在碑文中说明,并且在史實中,耶戶消灭了奧姆里德斯家族,因此他的身份似乎不太可能是「暗利之子」。在不提出任何對阿薩德銘文中提到君主身份的理論下,我強烈建議,聖經中的耶戶和銘文中的「Jehu」的身份尚未得到證實,這些不足的記載無法迫使我們改變所有的聖經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