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門市
鳴門市(日语:鳴門市/なるとし Naruto shi */?)是位於日本德島縣東北端的城市,也是縣內人口數排名第三的城市[1]。境內約60%的面積被山地覆蓋[2]。東臨紀伊水道,東北邊隔著鳴門海峽與淡路島相望,北部地區的播磨灘海域則位於瀨戶內海國立公園的範圍內[3]。位於海峽上的大鳴門橋是連結四國地區和淡路島的交通要道,淡路島和本州之間則透過明石海峽大橋相連,交通的便利性使鳴門市成為四國地區前往神戶與大阪等地的重要門戶[4][5]。 四國八十八箇所中的1號札所靈山寺、2號札所極樂寺即坐落於市內[6]。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的德島漩渦俱樂部則是以鳴門市為主場的職業球隊[7]。 地理轄區包含東北邊的大毛島、高島、島田島等島嶼[8],大毛島和島田島東北邊為因渦流而聞名的鳴門海峽[9]。鳴門市的北部地區為讚岐山脈的東端,南部為吉野川沖積形成的低地[8]。境內最高峰為海拔538公尺的大麻山[2],中央構造線則以東西向通過南部地區。 氣候鳴門市在氣候上屬於瀨戶內海式氣候。當地的年均溫約為16℃,最高溫與最低溫的溫度差為38℃。年均降雨量則僅約1400毫米,是德島縣內降雨量最少的地區之一[2]。 歷史當地在7世紀大化革新後屬於阿波國板野郡。室町時代至戰國時代期間,鳴門地區先後由細川氏與三好氏所治理。天正13年(1585年)蜂須賀家政入主阿波國,並在境內修建撫養城,但在寬永15年(1638年)因一國一城令而被廢除[10][11]。 年表
變遷表
行政歷任市長
交通鐵路道路1985年6月大鳴門橋通車後,即可直接開車往來對岸的淡路島;1998年4月連結淡路島及本州的明石海峽大橋通車後,便可直接開車前往本州,成為四國地區前往關西地區的樞紐。
觀光資源在明石海峽大橋通車後,鳴門成為關西地區開車進入四國地區的第一站,因此也成為進入四國的主要觀光景點。 鳴門最主要景點包括位於觀賞鳴門海峽渦流的鳴門公園,以及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收容在中國山東俘虜德國人的板東俘虜收容所所成立的鳴門市德國館。 鳴門海郩的渦流是由於海峽兩側的瀨戶內海和紀伊水道潮漲潮落時,兩個水域之間因會産生 1.5 米水位落差,從而導致高水位一側的潮水快速灌進海峽而引起的現象。春天到秋天的大潮時節,會産生時速達 20 公里以上,直徑超過 20 米的巨大旋渦。從觀潮船和鳴門公園內的千疊敷瞭望台以及艾斯喀希盧鳴門(エスカヒル鳴門)等瞭望臺上,可以觀賞轟鳴旋轉的渦流和奔騰而瀉的潮水。而利用大鳴門橋的橋桁建造的「渦之道」則可以從正上方透過玻璃地板觀賞到聲勢浩大的渦流。
祭典、活動
教育
姊妹、友好都市日本海外本地出身之名人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