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特
陳特教授(英語:Chen Te,1933年9月—2002年12月29日),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崇基學院學生輔導主任、應林堂舍監、利樹培堂舍監及資深導師。 簡歷陳特於1933年9月生於中國廣東省梅縣的書香世家,兄弟五人,陳特為長子。1949年,因戰亂移居香港,入讀珠海書院,那時唐君毅在珠海兼課,成了他的哲學啟蒙老師。1954年珠海書院外文系畢業後,他便入讀新亞書院第二屆的新亞研究所,指導他的是唐君毅、錢穆和牟宗三,1958年於新亞研究所碩士畢業。1966年赴美國南伊利諾大學深造,1969年獲博士學位。[1][2] 1969年博士畢業後加入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哲學及宗教學系,主要任教哲學概論、倫理學和存在主義,並參與通識教育課程。1999年於中大哲學系退休。陳特退休後仍出任崇基學院資深導師,並繼續為哲學系兼課,亦繼續擔任舍監。[3][4][2] 陳特曾於1976至1981年,及1988至1990年,兩度出任崇基學生輔導主任共7年。1992年初至1999年7月,出任崇基通識教育主任七年半。並於1983至1993年出任應林堂宿舍舍監十年;1993至2002年出任利樹培堂舍監九年半。[1] 陳特是位相信基督教的存在主義者,有眾多存在主義哲學家中,他特別欣賞祈克果,尤其是有關「信仰的跳躍」的說法。六十年代初曾任《中國學生周報》的編輯和社長。[3][2] 陳特於1990年發現身罹淋巴腫瘤,徘徊生死對抗癌症十二年,曾接受電療及化療。2001年3月,當以為癌症已康復時,發現在胰臟側有腫瘤並迅速擴散,2002年12月29日辭世,享年69歲。[4][2][1] 個人生活陳特妻子為伍麗卿,育有兩女,並有男女外孫各一人。 2004年12月,陳特的女兒陳孟晢(45歲),連同夫婿羅蔭權(48歲,任職香港中文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及女兒羅致平(9歲,就讀香港培正小學四年級正班)到泰國布吉旅遊,遇上南亞海嘯,一家三口不幸罹難。[5][6][7][8] 軼事以下的中文大學學生因受陳特的影響,決定本科轉讀哲學系: 著作
參考文獻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