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旧居陈列馆
陈独秀旧居陈列馆(简称陈独秀旧居或陈独秀馆)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五举村鹤山坪,距离江津城区15公里,该地是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最后的寓居地和逝世地,也是保存最完好的陈独秀生前居住地[1][2]。陈列馆占地面积20951平方米,核心展厅面积3300平方米,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该馆年均开放320天以上,年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3] 简介该处原是清光绪年间特科贡士杨鲁丞的家宅,大院因四周以条石砌成丈余高的围墙,故又被当地人称为“石墙院”,其复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具有清代川东民居特色。[3] 陈独秀旧居坐南朝北,由南北一进,东、中、西三院组成,对称布置,总体为土、石、木结构,总占地7亩,面积3300平方米。主院建筑面积608平方米,东院234平方米,西院411平方米。当年,陈独秀和夫人潘兰珍居住的三间东厢房由南至北,为卧室、客堂、书房。[1] 该馆馆藏有42件文物、109张历史照片、184份文物史料、186件(组)陈列展品。展陈内容共分为七个部分:寻求救国之路、新文化运动旗手、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被捕入狱、流寓江津、世人评说。还展出了五四运动复原场景、陈独秀夫妇卧室等。[4][5] 历史1938年7月,陈独秀到达重庆。同年8月3日,在好友邓仲纯(邓稼先的二叔)的邀请下,陈独秀来到江津。1939年5月,陈独秀应杨家后人邀请来到石墙院,帮助整理杨鲁丞遗著,直到1942年病逝[3]。陈独秀去世之后,邓氏叔侄捐赠墓地和楠木棺材,将陈独秀安葬在江津别墅外。1947年,陈独秀三子陈松年将陈独秀灵柩迁回安庆。1980年代,原江津县政府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座衣冠冢。1990年代,由于艾坪山山体滑坡,墓址被掩埋[2]。 2004年,陈独秀旧居陈列馆开始筹办。2012年12月27日,经过第三次改陈修缮,陈独秀旧居陈列馆正式免费面向公众开放[3]。2021年7月25日,原安徽省政协委员、陈独秀孙女陈长玙参观陈独秀旧居[6]。 陈独秀旧居于2000年被评为重庆市级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此后还获得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称号[2]。 参考资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