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尔汗国
阿瓦尔汗国(Avar Khaganate)是由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阿瓦尔人以中欧潘诺尼亚平原为中心建立的政权,據拜占庭史料紀載,可能是突厥第一汗國阿史那氏的臣民。近期考古學研究表明,潘諾尼亞阿瓦爾人的統治階級具有不同程度的東北亞血統,與現代外蒙古和滿洲阿穆爾河地區的人相似,而普通平民則與周圍的歐洲群體相似,語言借詞也表明遷徙的阿瓦爾人文化可能是波斯化的社會。 部落起源很少有資料記載阿瓦爾上個世紀的歷史。通常只談論阿瓦爾人和倫巴第人之間的關係,而很少談論可汗國的內部,因此關於喀爾巴阡盆地的信息大多來自考古學。即使在這裡也幾乎看不見,也幾乎沒有游牧行為的證據。這種轉變鮮為人知,但可能與人口增長有關。 公元565年和568年寫到了突厥第一汗國駐君士坦丁堡的大使塔姆甘(Tumgan),對拜占庭帝國與阿瓦爾人結盟感到憤怒,突厥人將阿瓦爾人視為他們的臣民和奴隸。突厥人堅稱阿瓦爾人只是“偽阿瓦爾人”,以此來誇耀自己是歐亞草原上唯一的強大力量。突厥人聲稱“真正的阿瓦爾人”仍然是遠東突厥人的忠誠臣民,這件事也成為突厥第一汗國干涉博斯普魯斯王國的藉口,導致雙方爆發衝突。 公元6世紀,阿瓦爾人成為一個統治眾多民族的游牧帝國,其疆域從西部的現代奧地利一直延伸到東部的東歐大草原,阿瓦爾汗國扣除戰爭原因,鮮少發生災難性的人口損失。 历史部落时期(557-670)公元557年左右,遷徙到北高加索地區,他們第一次與拜占庭帝國接觸。為了換取黃金,他們同意代表拜占庭人征服“不守規矩的氏族”:隨後他們征服併吞並了各種游牧部落,東歐裏海的庫特里古爾人和北高加索的突厥沙比爾人,並擊敗了東斯拉夫的安特人。 公元562年,阿瓦爾人控制了多瑙河下游盆地和黑海以北的草原。當他們到達巴爾幹半島時,阿瓦爾人已經形成了一支大約有20,000名騎兵的遊牧力量。查士丁尼一世僱用阿瓦爾人後,他們向西北推進進入日耳曼尼亞。然而,法蘭克人的反抗阻止了阿瓦爾人朝這個方向的擴張。為了尋求肥沃的牧區,阿瓦爾人最初要求多瑙河以南(今保加利亞)的土地但拜占庭帝國拒絕了,拜占庭帝國利用他們與突厥人的關係來解除阿瓦爾人的侵略意圖。 公元567年,喀爾巴阡盆地被格皮德人佔領,阿瓦爾人將注意力轉向喀爾巴阡盆地提供的自然防禦,伦巴底人寻求阿瓦尔人的帮助一同进攻格皮德人,胜利后阿瓦尔人又说服伦巴底人迁往意大利北部,這也被視為最後一次的民族大遷徙,隨後阿瓦尔人独占原格皮德人的领地-潘諾尼亞平原(Pannonia,大體包括今天的匈牙利西部和奧地利東部),可汗伯颜一世在此建立王庭。汗国在伯颜一世的领导下,多次进攻拜占庭帝国,在多瑙河北岸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汗国。 公元580年,許多拜占庭帝國軍隊忙於與薩珊王朝作戰,巴爾幹地區的軍隊根本不是阿瓦爾人的對手。到了582年,阿瓦爾人佔領了潘諾尼亞的重要堡壘錫爾米烏姆。當拜占庭帝國拒絕按照伯颜一世之子和繼任者伯颜二世的要求增加津貼時,阿瓦爾人繼續佔領辛吉杜努姆(貝爾格萊德)和維米納西烏姆默西亞 (羅馬行省)。 公元590年,莫里斯 (皇帝)派遣將軍普里斯庫斯,對阿瓦爾人發起三次默西亞 (羅馬行省)戰役,一場戰鬥中,東羅馬人僅損失了三百人,而阿瓦爾人則損失了四千人。這次交戰之後,接下來的十天內又發生了兩場巨大的戰役,將軍普里斯庫斯的戰略和戰術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功。在第一次戰役中,九千名阿瓦爾人和他們的斯拉夫盟友陣亡,而在第二次戰役中,有一萬五千人喪生,其中大部分人,其中包括可汗的四個兒子,都死在了戰役中。將軍普里斯庫斯隨後追擊逃跑的可汗,併入侵潘諾尼亞的阿瓦爾汗國本土,並在蒂薩河周邊贏得了一系列戰鬥,普里斯庫斯的勝利一度結束了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對多瑙河的入侵。 公元602年,許多阿瓦爾人叛逃到拜占庭帝國,但莫里斯 (皇帝)決定不按照慣例回國。整個冬天他都在多瑙河對岸維持軍營,但補給困難導致多瑙河地区的军队总督福卡斯借機发动兵变。 公元604年,福卡斯同阿瓦爾人談和,答應增加每年貢金。這給了阿瓦爾人急需的喘息機會,莫里斯 (皇帝)的盟友萨珊波斯国王霍斯劳二世为了替莫里斯报仇则攻入小亚细亚,608年抵达博斯普鲁斯海峡,沉重打击了拜占庭军队。入侵促使拜占庭帝國發生內戰,610年,迦太基总督老希拉克略起义反抗福卡斯的暴政。他派遣其同名儿子希拉克略率领远征军推翻了福卡斯的统治,拜占庭—薩珊戰爭 (602年—628年)這段期間,阿瓦爾人在不設防的巴爾幹地區享有自由行動的權利。 公元626年,阿瓦尔汗国接受波斯萨珊王朝的邀請,與其斯拉夫同盟軍围攻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之圍 (626年)。 公元626年6月29日,對君士坦丁堡城牆的進攻開始了。1.2萬名拜占庭騎兵(徒步)在城牆內對抗8萬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阿瓦爾人動用了攻城武器,猛攻持續了一個月。牧首塞爾吉烏斯率領隊伍舉著聖母像遊行,以激發人們的宗教熱情,讓他們相信聖母在保佑他們,這使得城內士氣高漲,連君士坦丁堡周圍的農民也被宗教熱情所鼓動。 公元626年8月7日,一支波斯艦隊搭載著士兵試圖渡過海峽,但被拜占庭海軍包圍摧毀。同時,斯拉夫人試圖渡過金角灣攻擊海牆,阿瓦爾人則對陸牆再次發起猛攻。斯拉夫人的船隻被博努斯率領的艦隊撞毀,阿瓦爾人6日至7日的猛攻也毫無成效。隨後消息傳來,東羅馬帝國皇帝的弟弟狄奧多爾已對沙欣取得大勝,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立即決定撤退,並在兩天內退回巴爾幹腹地,失败后汗国由盛转衰,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纷纷脱离阿瓦尔人的控制。 628年,咄陸氏族的保加利亞首領庫布拉特汗從君士坦丁堡回到老家,開始掌權,後來領導了一場成功的起義,結束了阿瓦爾人對潘諾尼亞平原的統治,建立了大保加利亞 (中世紀),他在619年受洗禮,與拜占庭帝國皇帝希拉克略是好朋友,不同於其他草原民族部落聯盟,大保加利亞 (中世紀)實行絕對君主制。 630年,第一個斯拉夫政體薩莫部落聯盟或薩莫王國的統治者薩莫以犧牲阿瓦爾人為代價,增強了他對可汗國北部和西部土地的權力,隨後在631年的戰爭中擊退了法蘭克王國,一直統治到658年去世為止。弗萊德加編年史中寫道,每年,匈奴人(阿瓦爾人)都會來到文德人那裡,與他們一起過冬。然後他們帶走了文德人的妻子和女兒並與她們同睡,匈奴人還對文德人徵稅。但是,與這些文德人的妻子和女兒與一起長大的匈奴人的兒子最終無法再忍受這種壓迫,拒絕服從匈奴人並開始了叛亂,當時法蘭克商人薩莫也在同行者裡,隨後在薩莫的領導下,大批匈奴人倒在文德人的劍下。 隨著658年薩莫和665年庫布拉特的去世,這些斯拉夫部落及草原民族再次受到阿瓦爾人的統治。儘管大保加利亞 (中世紀)有父親的建議,庫布拉特的兒子們還是未能維持開始瓦解的大保加利亞 (中世紀)的凝聚力,隨後分裂為五個分支部落。 阿瓦爾-保加利亞中期(670-720)儘管阿瓦爾帝國的面積縮小到了原來的一半,但阿瓦爾-斯拉夫聯盟卻從多瑙河中部盆地中部向西鞏固了統治,並將勢力範圍向西延伸到了維也納盆地。以辮子髮夾為標誌的新民族元素;彎曲的單刃軍刀;寬而對稱的弓標誌著阿瓦爾-保加利亞中期(670-720),這時期的工藝品,帶有游牧特徵和猶太社群符號,又被視為新的文化考古。 668年,可薩人從東部入侵(可能是在其他保加利亞封臣的刺激下)並迫使巴特巴顏投降。然後他的弟弟們,作為各自指揮部落的首領,分散到不同的地區。這時期的阿瓦爾人受到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附庸統治,這段時期加強了阿瓦爾人的政治基礎,儘管由於阿瓦爾人和拜占庭人都無法重新控制巴爾幹半島的大部分地區,並且這些地區都掌握在斯拉夫部落手中。 阿瓦爾王國時期(720-804)阿瓦爾實力的逐漸衰落加速到了急速下滑的程度,從788年開始的一系列法蘭克戰役在十年內以征服阿瓦爾王國而告終。 公元790年,法兰克帝国查理大帝派遣軍隊至巴伐利亞抵禦阿瓦尔人,後來意大利部隊在8月底重創了阿瓦尔人,阿瓦尔人在多瑙河兩岸的軍隊棄守潰逃,查理占领了多瑙河中游平原。791年的戰敗引發阿瓦尔的內戰,造成克汗(Khagan)與諸古(jugur)兩位阿瓦尔人領袖的死亡。 公元795到796年之間,阿瓦尔人領袖圖頓(tudun)帶領隨從抵達亞琛(Aachen)向查理曼宣降,並且受洗為天主教徒;當弗里烏利公爵艾力克的軍隊在795年進入多瑙河和提薩河之間的克汗宮殿時,沒有再遇到任何抵抗。艾力克公爵將他在克汗宮殿所掠奪而來的寶物送給查理,查理其後將這批寶物轉給天主教會及各地的天主教徒。 公元796年,阿瓦爾酋長已經投降臣服於法兰克帝国,並開始接受基督教,法蘭克人為許多阿瓦爾人施洗,隨後將阿瓦爾王國併入法蘭克帝國,並設立邊境行軍(緩衝區),潘諾尼亞平原上阿瓦爾和保加利亞的難民,遷移到保加利亞帝國其西部邊緣定居。 公元799年,一些阿瓦爾人在法兰克帝国統治的阿瓦爾王國地區起義。 8世纪,由法兰克帝国查理大帝的儿子丕平·卡洛曼耗时8年完成了对阿瓦尔汗国的征服。[5] 公元805年左右,法兰克帝国為亞伯拉罕施洗,成為阿瓦爾可汗,可能於811年,被廢黜或去世。 公元806年,特蘭西瓦尼亞東南部的阿瓦爾人和潘諾尼亞東南部直至多瑙河中部,許多阿瓦爾人成為保加利亞帝國的臣民。 公元829年,保加利亞帝國將領土擴展到傳統阿瓦爾土地的中部和東部地區時,阿瓦爾勢力所剩下的一切都被終結了。 根據沃爾特·波爾的說法,阿瓦爾在871年在潘諾尼亞的存在是確定的,但此後名稱為編年史家不再使用,儘管9世紀末,公元889年,還有記錄喀爾巴阡盆地有阿瓦爾人活動的紀錄,但阿瓦爾人在三代人的時間裡消失了。他們慢慢地與斯拉夫人融合,創造了一個講突厥語-斯拉夫語雙語的民族,並受到法兰克帝国的統治;入侵的馬扎爾人在九世紀末統合了這個複合民族。 拜占庭的記錄,包括《Notitia episcopatuum 》、 Neilos Doxapatres的《Additio patriarchicorum thronorum》 、 Petrus Alexandrinus的《編年史》和《Notitia patriarchatuum》都提到了9世紀喀爾巴阡盆地的阿瓦爾人是現存的基督教人口。阿瓦爾人已經與數量較多的斯拉夫人世代混居,後來又受到外部政體的統治,例如法兰克帝国、保加利亞帝國和大摩拉維亞公國。 统治者列表有記載的阿瓦爾可汗
参考资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