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龐大的星球上所發出的光遠離星球時,會發生紅位移——從藍色偏到紅色。
重力紅移 (Gravitational redshift)或稱引力紅移 指的是光波 或者其他波動從引力場源 (如巨大星體或黑洞 )遠離時,整體頻譜 會往紅色端方向偏移,亦即發生「頻率 變低,波長 增長」的現象。原因是因為光子的能量從一開始的能量 在經過一段距離後,一部分轉化為重力勢能 而光子的能量正比於頻率。[ 1]
定義
重力紅移 的程度常標記為變數z :
z
=
λ
o
−
λ
e
λ
e
{\displaystyle z={\frac {\lambda _{o}-\lambda _{e}}{\lambda _{e}}}}
其中
λ
o
{\displaystyle \lambda _{o}\,}
是極遠處觀測者所測量到的光子 波長;
λ
e
{\displaystyle \lambda _{e}\,}
是重力源如星球,其上的光源發出時所測量到的光子波長。
重力紅移的現象可以從廣義相對論 預測:
z
a
p
p
r
o
x
=
G
M
c
2
r
{\displaystyle z_{approx}={\frac {GM}{c^{2}r}}}
其中
z
a
p
p
r
o
x
{\displaystyle z_{approx}\,}
是被自由空間中,極遠處觀察者所測到因重力而產生的譜線位移量。
G是牛頓重力常數
M
{\displaystyle M\,}
是光所逃離的星體質量 。
c
{\displaystyle c\,}
是真空中光速 。
r
{\displaystyle r\,}
是從星體中心算起的徑向距離。
幾項要點
光線的接收端(遠方的觀察者)必須處在較高的重力勢 才能觀察到紅移。一般討論下,觀察者處在無限遠 處,重力勢定為0,是高於星球表面的重力勢的。
重力紅移不僅僅是廣義相對論 獨有的預測。其他重力理論也支持重力紅移,雖然解釋上會有所不同。
重力紅移並未要求一定是愛因斯坦方程式 的史瓦西解 ——在這解中,變數
M
{\displaystyle M\,}
不能代表旋轉或帶電星體的質量。
最早的證實
1959年龐德-雷布卡實驗 展示了譜線重力紅移的存在[ 2] 。此由哈佛大學 萊曼物理實驗室 的科學家所記載。這個實驗團隊在1965年發表了更加精確的引力紅移的測量。
應用
由於如地球 等行星質量並不算大,以致於重力紅移現象不顯著,故近地通訊並沒有針對重力紅移的修正需求。
重力紅移的主要應用是在天文學 研究上,透過一些特定原子光譜的紅移,可以估計星球質量。
精確解
重力紅移 的精確解(exact solution)條列如下表:
較常用到的重力紅移精確解是針對非轉動、不帶電、球對稱的質量體(即對應於史瓦西度規 )。
方程式的形式是:
z
=
1
1
−
(
2
G
M
c
2
r
)
−
1
{\displaystyle z={\frac {1}{\sqrt {1-\left({\frac {2GM}{c^{2}r}}\right)}}}-1}
,
其中
G
{\displaystyle G\,}
是重力常數 ,
M
{\displaystyle M\,}
是產生重力場 之物體的質量 ,
r
{\displaystyle r\,}
是觀測者的徑向坐標(類比於牛頓力學中從物體中心算起的距離,但事實上是史瓦西坐標 ),
c
{\displaystyle c\,}
是真空中光速 。
重力紅移 與 重力時間展長
若利用狹義相對論 的相對論性多普勒關係 ,來計算能量與頻率的變動(假設沒有令情況更複雜的路徑相依效應 ,比如旋轉黑洞 的參考系拖曳效應 ),則重力紅移和藍移 頻率比值會互為倒數,提示了所見的頻率改變對應於不同處時鐘速率不同 。
參考系拖曳效應造成的路經相依效應,若被考慮進來,則可能使這種分析方法失效,並且使得要建立起廣域 皆認同的各處時鐘速率差異變得困難,雖然並非不能達到。
重力紅移所指的是觀察到的,而引力時間膨脹 ,則是用以指背後發生機制的推論 (處於重力場中的發光源,由於它的時系比較慢,故它發出來的光頻,本來就會比較低)。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基礎概念 现象 方程 進階理論 精确解 近似解与数值模拟 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