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克空軍基地
概述基地是以第一位受頒榮譽勳章的飛行員小法蘭克·路克少尉的名字命名,路克少尉於1897年出生在基地附近的鳳凰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路克少尉獲得了十八次的空戰勝利直到1918年9月於法國陣亡。 空軍教育訓練司令部的第五十六戰鬥機聯隊(56 FW)駐紮在此地。聯隊由27個中隊組成,其中包括8個戰鬥機中隊。此外有少數其他單位也駐紮在這座基地,包括第944戰鬥機聯隊(944FW)。 基地的基本人口包括約7,000名軍事和文職人員和15,000名眷屬。還有大約80,000名退役人員生活在鄰近的鳳凰城,基地服務的總人口超過10萬。 駐紮單位美國空軍教育訓練司令部(AETC) 第21戰鬥機中隊為美國空軍用來訓練中華民國空軍的F-16飛行員,該中隊的機組人員還有飛機都屬中華民國空軍,飛機塗裝成美國空軍塗裝。第425戰鬥機中隊則用來訓練新加坡空軍飛行員。
美國空軍預備役司令部(AFRC) 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1940年,美國陸軍派出一名代表至亞利桑那州選擇一個地點做為陸軍航空隊的訓練場用來訓練戰鬥機飛行員。鳳凰城市政府收購了一千四百四十英畝(5.8平方公里)的土地,租給聯邦政府並收取每年1美元的象徵性租金從1941年3月24日起。1941年3月29日基地的第一座建築動工,然而基地並不是一開始就被稱為路克基地,基地的第一個名字為Litchfield Park Air Base,因為當時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已經有另一座機場使用了「路克」這個名字,直到後來舊路克機場放棄並釋出這個名字後基地才正式更名為路克基地。同年,基地開始用AT-6教練機訓練戰鬥機飛行員,第一個訓練班隊"41F"班隊的45名學員在1941年6月抵達並開始戰鬥訓練,當時基地只有少數的主建築完工並開始使用。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路克基地是最大的陸軍航空隊戰鬥機飛行員訓練基地,超過12,000名飛行員在這裡完成AT-6, P-40, P-51, P-38的飛行訓練課程。因此路克基地被稱做「戰鬥機飛行員之家」。1944年2月7日,路克基地的飛行員總飛行時數達到了一百萬飛行小時。然而在戰後基地的飛行員很快的銳減到299名,1946年基地甚至被裁撤。 訓練基地韓戰開始之後路克基地很快的在1951年2月重新啟用,並做為空中訓練司令部(Air Training Command)的一部分。在1964年之前使用P-51和F-86戰鬥機用作訓練並在之後換裝F-104星式戰鬥機。在二十世紀的六十年代,成千的飛行員自這裡完成訓練並前往越南與世界各地進行戰鬥任務。 參考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