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锡圭裘锡圭(1935年7月13日—),男,浙江省宁波市人,生于上海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古文字学专家,現為复旦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汉字学、古汉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 生平1952年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大学毕业后考上研究生,从师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专攻甲骨学与殷商史。同年胡厚宣奉调北京,裘亦随其师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先秦史研究室。1960年研究生毕业后,裘锡圭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在朱德熙教授影响下,对战国文字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参加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整理银雀山汉墓竹简、云梦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等出土文献的整理工作。 学术贡献裘锡圭功力深厚,治学严谨,深受前辈学者赏识。郭沫若、王力、胡厚宣、张政烺、朱德熙等著名学者,或对其考释文字的方法,或对其研究先秦、秦汉史,都有重大的影响。裘锡圭在古文字学和古史研究方面都很有建树。现已成为继老一辈学者之后,蜚声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学者。裘锡圭在甲骨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推动甲骨学研究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轶事裘锡圭原为北京大学教授,后突然辞去北大教职,带弟子迁师复旦大学,引起轰动。传闻北大高层出面挽留,亦被裘婉言谢绝。[2] 2009年4月,裘锡圭招收辽宁锦州38岁的三轮车夫蔡伟为门下博士研究生,引起轰动。[3][4] 著述1992年出版的《古文字论集》收录之前的古文字论文,同年出版的《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则收录之前的其他文史论文。1994年出版的《裘锡圭自选集》选自之前两本文集的论文,增加1篇论文。1996年出版的《文史丛稿》收录《自选集》不收的其他文集论文,和额外的论文。1998年出版的《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收录篇幅小的新旧论文。2005年出版的《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重点则是在出土古文献。2012年出版的《裘锡圭学术文集》共六卷,收录2012年5月以前发表的各类文章。[5]专著有: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