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烜 (1947年3月10日— ),德籍华裔天文學家,現在台灣國立中央大學 任教。是原籍廣東 梅縣 的客家 人[ 1] ,出生於南京,在澳門 成長。現為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太空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教授、澳門科技大學 太空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
生平
葉永烜於1947年出生於中华民国 南京市 ,出生後不久於1948年隨雙親遷往中华民国台灣省 台中市 ,再於1949年遷往葡屬澳門 。1965年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 畢業[ 2] 後原已錄取台灣 國防醫學院 ,但因家庭因素[ 3] ,改為前往英属香港 就讀香港中文大學 物理系;並於1969年取得學士學位。1970年取得匹茲堡大學 物理學碩士,1974年取得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應用物理學及資訊科學博士,博士指導教授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漢尼斯·阿爾文 [ 4] 。
曾任職於馬克斯普朗克 高層大氣研究所(今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 , Max Planck Institut für Sonnensystemforschung)、太空計畫室 首席科學家,現在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 與太空科學研究所 任教,並於澳門科技大學 出任特聘教授;曾任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 院長、副校長[ 5] [ 6] 、亞洲大洋洲地球科學學會 (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 AOGS)理事長[ 7]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系統副校長[ 8] 。
研究
葉永烜教授的研究專長是彗星 、行星大氣與地球高層大氣 、太陽系 與行星形成、電漿物理 。1982年時他和法國科學家丹尼爾·高迪耶(Daniel Gautier)、美國科學家托比·歐文(Toby Owen)向NASA與ESA提出探測土星系統的計畫,該計畫就是現在的卡西尼-惠更斯號 。[ 9] [ 10] NASA在2009年授予他特殊公共服務榮譽勳章(Exceptional Public Service Medal, EPSM)以表彰他對卡西尼-惠更斯號計畫的貢獻。
除了卡西尼計畫以外,葉永烜還曾參加喬托號 、深度撞击号 、羅塞塔號 等太空探測任務[ 11] 。
他所發表的期刊論文已超過二百篇,其中登上Nature 和Science 的至2008年共有四十二篇,為華人界之最[ 12] 。
榮譽
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演講的葉永烜,2010年
代表性著作
Ip, W.-H. and Banaszkiewicz, M., On the dust/gas tori of Phobos and Deimos, Geophys. Res. Lett., 17, 857, 1990.
Ip, W.-H., The sodium exosphere and magnetosphere of Mercury, Geophys. Res. Lett., 13, 423, 1986.
Ip, W.-H., Dynamics of electrons and heavy ions in Mercury’s magnetosphere, Icarus, 71, 441, 1987.
Ip, W.-H., On solar radiation-driven surface transport of sodium atoms at Mercury, Astrophys. J., 356, 675, 1990.
Ip, W.-H., Meteoroid ablation processes in Titan’s atmosphere, Nature, 345, 511, 1990.
Ip, W.-H., Titan’s upper ionosphere, Astrophys. J., 362, 354, 1990.
Ip, W.-H., Equatorial confinement of thermal plasma near the rings of Saturn, Nature, 302, 599, 1983.
Ip, W.-H., The exospheric systems of Saturn’s rings, Icarus, 115, 295, 1995.
Ip, W.-H., Plasmatization and recondensation of the saturnian rings, Nature, 320, 143, 1986.
Ip, W.-H., Thermal plasma composition in Saturn’s magnetosphere, Planetary Space Sci., 48, 775, 2000.
Waite J.H., Jr., Cravens, T.E., Ip, W.-H., et al., Oxygen ions observed near Saturn’s A-ring, Science, 307, 1270, 2005.
Ip, W.-H., Kopp, A. and Hu, J.H, On the star-magnetosphere interaction of close-in exoplanets, Astrophys. J., 602, L53, 2004.
家庭
葉永烜已婚並育有2女[ 23] 。妻子馬大安是馬星野 的女兒[ 24] [ 25] 。
其他
葉永烜教授能說廣東話、客家話、中文、英文、德文,並且喜愛繪畫,自1987年自學至今,畫風以印象派為主,內容主要是風景、人物和花卉靜物;自1996年首次個展至今曾在國立中央大學校內和校外開過數次畫展[ 26] [ 27] [ 28] [ 29] [ 30] 。鹿林天文台 目前正進行兩米望遠鏡新設工程,他本人為此拿出數幅畫作義賣募款[ 12] 。
此外,葉永烜擔任國立中央大學副校長期間提議在中央大學校內設置介紹各領域傑出人士的「大師座椅」[ 31] 。
参考来源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民国一零五年(2016年)當選
数理科学组 6人 生命科学组 5人 人文及社会科学组 3人 工程科学组 6人 工程科学组 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