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池大桥
荷花池大桥是一座跨越金沙江的公路桥,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攀枝花市。因其北岸是东区弄弄坪片区向阳村街道西部的荷花池,所以得名荷花池大桥。桥南则正对高山绝壁,在灰老沟口上游500米处,属于仁和区前进镇。大桥连接了钢城大道(2005年前名为江北路)和金沙江大道(原名江南路)这两条沿江主干道。 由于荷花池大桥在三线建设时代被编号为3005桥,故而亦被称为〇五桥(读作“洞五桥”)。目前荷花池大桥和〇五桥这两个名称均被广泛使用。 历史攀枝花钢铁基地是国家三线建设重点新建项目,国家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投入巨资,并从全国抽调大量人员和物资参与基地建设,包括配套修建基础设施。1970年攀钢正式投产后,将向金沙江北岸的弄弄坪西渣场排放炉渣,占用北岸四川省道310线原有的一段沿江道路。为此310省道需要改至渣场对岸,于是在渣场下游和上游分别诞生了荷花池大桥(〇五桥)和新庄大桥(〇六桥)[1]。由于荷花池大桥下游4公里处已经建有渡口大桥可供跨越金沙江,故渣场上游的新庄大桥得以先行修建。新庄大桥于1972年底建成后,荷花池大桥随之于1973年1月开工,至1976年7月1日建成通车[2]。 形制荷花池大桥由交通部北京规划设计院设计,渡口市桥梁工程处施工。全长252.2米(一说274.3米[3]),桥面行车道宽10.5米,两侧设人行道各宽2.5米,设计荷载为汽车—18、拖—80。大桥主跨为110米钢筋混凝土箱型薄壁无绞拱桥,拱上结构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共12孔。施工中,主拱圈采用钢拱架上安模板现场浇注办法,钢拱架空安装采用悬索方案,是一次大胆尝试。两岸引桥为混凝土梁桥,共8孔,其中北岸5孔、南岸3孔。[2] 此桥外观与新庄大桥非常相似。 维修由于长年超负荷运行致使荷花池大桥出现病害,2008年8月13日承重梁混凝土出现破碎。为保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相关规定,市政府决定对荷花池大桥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相邻道路
公共汽车荷花池大桥邻近钢铁和煤矿企业,虽为交通要道,但属较荒僻路段,亦非旅游观光目标,公交线路仅有两条。
在荷花池大桥封闭断道施工期间,由于南岸沿江的金沙江大道西段(原江南四路)纳拉河桥和灰老桥亦处于限行施工状态,致使2路公交车无法抵达并通过荷花池大桥而被迫改道别处,仅剩5路经过此地,并造成荷花池大桥南站荒芜。大桥于2013年3月27日恢复通车后,2路已随之恢复原始路线。 参考资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