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中國 (名稱)自由中國(英語:Free China)是冷戰時期對1949年遷台後的中華民國的代稱,主要由中華民國本身[1]:136[2][3][4]、西方國家、大韓民國[5][6]使用。相對概念為別稱為「紅色中國」或「共產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背景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之後多次擊退中国人民解放军進攻,並在仍然實際控制的自由地區鎮壓與打擊中國共產黨的活動。在制度及意識形態上中華民國與西方國家親近。 使用1949年6月29日,《中央日報》刊登前行政院副院長兼外交部长吴铁城所述的消息“自由中国运动正酝酿发起中”。此后,中华民国各类组织、媒体开始大量使用“自由中国”一词。1949年11月创刊的《自由中国》杂志被视为自由中国运动的延伸。1951年至1953年,美国中情局以日本为基地,开展针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情报活动,称为“自由中国抵抗运动”,负责人蔡文治。此项情报活动虽非中華民國政府领导,但仍被视为自由中国运动一部分[1]:133—138。 1956年7月,行政院新聞局在西德首都波昂設立自由中國新聞社[7]。1961年7月15日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設立自由中國新聞資料供應社、12月31日設立比利時自由中國新聞資料供應社。[8] 1982年10月,苏联异见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忍尼辛应吴三连之请访问台湾,曾以《致自由中國》为题在台北中山堂发表演说,称“在這裡三十三年來不斷地向全世界顯示着,如果中國大陸不淪入共黨之手,整個中國都會達到像台灣一樣高度發展的水平。“你們也有一個更大更光明的希望,那就是被奴役國家的人民,不會無限度的忍耐下去,當他們的統治者們面臨嚴重危機的時候,他們就會揭竿而起來推翻暴政。”[9][10] 2020年4月,美国企业研究院研究员丹妮尔·普莱特卡与马克·蒂森以《无论你喜欢与否,台湾就是自由中国》为题撰文。文中对中华民国抗击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成功表示赞扬,称台湾岛主体民族就是“Chinese”,只要名称是“中华民国”,台湾就不只应承认和“人民共和国”的不同,更应拥抱“中华民国”。[11] 2021年1月8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凯莉·克拉夫特将于近期访问台湾,并称台湾「展現出一個『自由中國』所能達成的成就」。[12] 參見參考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