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林圣路易堂
紫竹林圣路易堂,也称紫竹林教堂、天津法租界天主堂等,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营口道16号,始建于1872年,是天津近代史上一座重要的天主教教堂,位于天津法租界圣鲁易路(Rue Saint Louis)(今营口道)东端近海河处。 目前,紫竹林圣路易堂建筑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1]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2]。 名称紫竹林教堂(St. Louis Church)的名称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
1872年建堂至今,以法国国王圣路易九世命名。这一名称贯穿其整个历史,是最正式和常用的名称。
因教堂位于天津的紫竹林地区,人们习惯将其称为“紫竹林天主堂”。这一名称更偏地方化,便于当地民众识别。
清末至1943年,在天津法租界存在期间(1860年-1943年),教堂因地处法租界,常被称为“法租界天主堂”,多用于天津法租界工部局等机构相关文件中。 历史紫竹林圣路易堂建于1872年,地点位于原天津城东南海河西岸的紫竹林村附近,该村因村中的紫竹林庙而得名。紫竹林村一带原是天津英租界和天津法租界开发的起点,1860年,英法两国分别在村庄的南北两面划定租界。但是由于距离天津城还有六里路的距离,起初来到天津的外侨对于在此经营开发大多不感兴趣,大部分都在天津城东门外的宫北大街进行贸易,以至于仅在天津英租界沿河码头建成一排房屋,天津法租界几乎完全是一片空地。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望海楼天主堂被烧,聚居在宫北大街附近的外侨感到安全没有保障,于是纷纷转移到租界。这时,北京天主教总堂的樊国梁、德明远在天津法租界内修筑了紫竹林圣路易堂,主要为外侨服务。[3] 1900年庚子事变期间,紫竹林圣路易堂因处于英法租界的核心区域而得以幸存,大批中国天主教徒也在此避难。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紫竹林圣路易堂被迫关闭。1996年该堂产权归还教会。 紫竹林圣路易堂几乎是天津法租界内最早落成的建筑物,但到1996年教会收回时,已经残破不堪,亟待修缮,遂长期闲置。教堂不对外开放,但住有修女[4]。21世纪初,市政府拨款进行修缮重建,拆除堂内居民搭建的临时建筑[5]。随后于2013年6月份开始修缮[6]。2013年12月20日,紫竹林圣路易堂整修完工[7]。2016年12月启用,正式复堂。2017年11月26日耶稣基督普世君王节,该堂迎来复堂后的首次大礼弥撒,由本堂朱立戈神父与副本堂李冬神父共祭,260多名教友参与弥撒[8]。 建筑紫竹林圣路易堂占地6.8亩,建筑面积779平方米。为砖木结构,造型属于文艺复兴式样,有古希腊的柱式和山花,还有大量葡萄、玫瑰花、百合花造型的雕刻,钟楼成半圆形,教堂内部满铺红蓝白三色瓷砖,青砖外墙。堂内供奉法王路易九世和圣女贞德像。2004年8月,原紫竹林教堂被列为天津市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月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9]。 2016年,紫竹林教堂神甫楼拆除落地重建项目开始公开采购竞争性谈判招标,重建后的神甫楼建筑面积保持712.08平方米不变,主体为三层框架结构,一层是办公和大教堂,二层和三层是休息室,南侧平房是储藏室和传达室,北侧平房是食堂及配套设施[10]。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参见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