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放
程天放(1899年—1967年11月29日),原名學愉,字佳士,號少芝,江西省新建縣人,生於浙江杭州,程矞采曾孙,中華民國官员、外交官。[1][2][3] 生平从五四運動到AB团1899年,因為父親在杭州做官,所以生在杭州。六歲時,始讀私塾,直到十歲才離開浙江,在家鄉入讀家塾。這時的程天放就已經從小說中讀到了排滿革命思想,1911年,武昌起義後三個星期,南昌也相應了,他也剪掉了辮子。1912年元宵節後,程天放去南昌沒有考高小,而是投考了江西省立第二中學,在南昌也了解了新出現的政黨和報館,初步對當時社會上主張的民主自由有了看法。暑假回鄉時染上了瘧疾,在家休學了半年。1913年春,復學後又在洪都中學讀了一學期,但因學風太差,動了轉學的心思。9月,轉入私立心远中学,心遠中學重英文和西學教育,同時重工科。1915年1月,日本提出“二十一條”,程天放憤慨異常,受南昌各中學推舉擬電文聯名抗議。1916年夏,從心遠畢業,7月底至上海投考復旦公學,大學時參與復旦學報的編輯,還在復旦同學發起的夜校教課。1917年7月,張勳復辟,程和劉蘆隱、孫鏡亞幾個同學在上海發起中華全國學生救亡會。1918年5月,杜威來華講學,程也去聽講。1919年,五四運動的消息傳至上海,與潘公展、何世楨、何葆仁等為上海學生運動主幹,組織上海学生聯合会,程天放代表復旦參加評議部並任副評議長。6月3日,上海各院校學生在公共體育場集會罷課,引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的局面。後被選為全國學生聯合會上海代表和上海學生聯合會日刊的總編輯。7月底,回鄉結婚,9月中旬返校,上海學生聯合會改選,當選會長。1920年6月,江西省舉行公費留學生考試,來不及參加復旦大学畢業考試,便赴南昌應考,後又到北京參加複試。11月7日,赴美留学,28日,到達舊金山後便到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參觀,後因公費不足以供應入讀哈佛等名校,就選擇了芝加哥大学哲學系。1921年4月,轉學至威斯康星州的里朋學院,秋,和何葆仁一同轉學至伊利诺伊大学政治学系。1922年春,由邵元冲和劉蘆隱介紹加入中国国民党。6月,學士畢業後進入本校政治研究所。1923年6月,獲碩士學位,江西省公費中斷,於是經邵元冲接受到《醒獅日報》任總編輯兼加拿大東部支部長。9月,入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讀博士。[4]1924年11月,由賴景湖接任總編職務,專心準備論文。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加拿大黨部改選,為了彌合加東和加西黨員關係,到溫哥華處理黨務。1926年6月,获政治学博士。[1][2][3] 7月啟程返國,8月抵達上海隨即返鄉,9月開始在復旦大学及大夏大学任教。11月初,南昌和九江被北伐軍攻克,應邀返回江西。1927年1月,任中國國民黨江西省黨部執行委員兼宣傳部長。2月,江西省政府正式成立,李協和任省主席,程天放任教育廳長。4月1日,武漢國民政府下令改組江西省政府,任命朱培德為省主席,郭沫若也到了南昌。4月2日,中國在南昌組織暴動,派工人糾察隊在國民黨省黨部將程天放抓住,收押在省總工會,隨後又抓了羅時實、曾華英、許鴻。事變的消息傳到上海後,蔣介石致電朱培德要求他保護南昌黨員的安全。5月初,程天放等人被中共組織的民眾審判委員會宣判死刑,但在朱培德的保護下未能執行。馬日事變後,朱培德將南昌的中共黨員送到武漢,程天放也被放出了看守所。[5][1][2][3] 程天放是反共的「AB团」領導人,整肅江西省内的中国共产党勢力。[來源請求] 教育行政部門的活動1927年11月2日,程天放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兼国民政府参事。[6]1928年,任中央軍校軍官团政治總教官。北平底定,軍官團隨扈蔣介石赴北平,被派任軍官團政治部主任。1929年春,出任安徽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兼任省立安徽大学校長。[1][2][3]1930年2月15日,兼代民政廳長、省政府主席;國民黨第三屆全國代表大會在南京舉行,以江西代表當選候補中央監察委員,自第四屆當選監察委員,第五、六兩屆且為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務委員。 1931年6月,程天放任國民黨中央黨部宣傳部副部長兼總司令部黨政委員會委員,旋派往江西行營黨政委員會主持黨務工作。12月15日,任江蘇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厅長。1932年3月26日,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長。1932年秋,兼任陸海軍总司令部党政委員会委員。12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四届候补中央執行委員。同年程與多位學者發起中國政治學會。1933年2月,調任湖北教育廳長。3月10日,辭任浙大校長。1934年9月,调任国立中央政治学校教務主任,增設了研究部與新聞學系。11月,任江苏省政府教育厅厅長。1935年6月28日,經陳果夫和朱家驊推薦,國民政府特任程天放為駐德全權大使。11月22日,第五届全國代表大會,當選中央監察委員。12月24日,從上海啟程赴德,[7][1][2][3]1936年1月19日,抵達柏林。 1938年8月,辭任駐德大使,10月,返回重慶。12月13日,任国立四川大学校長,於3月6日就任。川大師生因不滿程之教育理念和省籍區隔開展“拒程運動”。1939年9月,任三民主義青年团中央監察会監察。1943年,因張道藩調任中央宣傳部長,蔣介石提名程天放繼任国立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長,兼任国防最高委員会常務委員。1945年5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監察委員。9月,作為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憲章制定会議中国代表之一,和胡適、羅家倫、李書華、趙元任等一同出席。[1][2][3]1946年3月,回到重慶主持政校遷回南京的工作。8月,辭任國立政治大學教育長。行憲後,膺選江西省第一區立法委員,旋兼中央黨部宣傳部長,並赴歐出席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會議。 台湾的活動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程天放随国民政府撤往台湾。1950年3月,升任教育部部長,當時教育經費受限,不易有重大發展。適值尼克森訪華,獲得贊助僑生教育,乃擴增大專學校招生員額,廣收各地僑生。1954年政院改組,先生應聘為華盛頓大學遠東問題研究所,講授國父思想,兼事著述。在美二年半,以英文撰「中蘇關係史」;返國後以中文著「美國論」,皆獲好評。後出任考試院副院長,前後七度為高等暨普通考試典試委員長,為國掄才。平日,在國防研究院、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講授美國史與國際形勢。並常應邀任軍中講座,為教育文化宣勞。1958年,被任命为考試院副院長。此外,还兼任总統府国策顧問,并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八、第九届中央評議委員。[1][2][8] 1967年2月初,身體不適,疑為感冒,延醫服藥,不見起色,入三軍總醫院檢查,斷為白血病,隨即赴美就醫,12月29日,病況突變,遽殞於紐約,享壽69歲。身後藏書悉數捐贈國立政治大學,感念先生之行誼,政大將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命名為「天放樓」,以資紀念。[1][2] 著作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