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盧韋雷城堡
科盧韋雷城堡(愛沙尼亞語:Koluvere linnus;德語:Schloss Lohde),又名科盧韋雷主教城堡(愛沙尼亞語:Koluvere piiskopilinnus),是位於愛沙尼亞西部萊內縣科盧韋雷的一座城堡。 歷史![]() 自13世紀開始,這一戰略要地就建設有城堡。1439年,這座城堡由薩勒-拉內主教所有,並成為主教的主要居所之一[1]。1560年的農民騷亂時,民眾曾試圖襲擊城堡[2]。立窩尼亞戰爭期間的1573年,瑞典軍隊和俄羅斯軍隊曾在城堡附近發生戰鬥,是為羅德戰役,瑞典取得勝利。 1646年至1771年期間,科盧韋雷城堡由馮·羅文(von Löwen)所有。這時的城堡已經不具軍事作用,而是作為貴族住宅使用。1771年,科盧韋雷城堡易主格里高巴·奧洛夫,之後成為葉卡捷琳娜二世的財產。178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將這座城堡作為不倫瑞克-沃爾芬比特爾的奧古斯塔的流亡地使用。奧古斯塔曾請求葉卡捷琳娜的保護,以使其免受她的丈夫腓特烈一世的暴力。奧古斯塔此後於23歲時在城堡去世,並葬在附近的庫拉馬教堂。1797年,保羅一世將科盧韋雷城堡贈送給弗里德里希·威廉·馮·布克斯霍登。此後至1919年,這座城堡都由他的繼承人所有[1][3][4]。 1924年至2001年,科盧韋雷城堡被各福利機構使用[1]。 建築![]() 科盧韋雷城堡修建在一座人工島上。方形高塔是城堡最古老的部分,可能修建於13世紀早期,是愛沙尼亞歷史最古老的城堡高塔之一。隨著火器的發展,城堡在16世紀時增建了一座大型圓形砲塔。一塊刻有萊茵霍德·馮·布克斯維登紋章的石頭亦可追溯至這一時期[3][4]。 在馮·羅文家族所有時期,這座城堡不再具有軍事作用,而改造為一個舒適的住宅。大約在1770年時,城堡內部按洛可可風格進行大規模重新裝修。19世紀時,城堡的內裝呈現新哥德式風格[4]。 包括馬厩、糧倉、新哥德式風格的發電站在內的一些主樓附屬建築修建於莊園時期。城堡附近亦改造為公園,在19世紀時修建了池塘、涼亭和拱橋[3][4]。 幾場火災損壞了城堡,其中又以1840年、1905年、1963年規模較大。但該城堡仍是愛沙尼亞城堡建築中保存較好的範例[1][3][4]。 參見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