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
秋葵(學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一种锦葵科、秋葵属的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人类通过选择性育种改良而成的栽培植物[4],又称黄秋葵、咖啡黃葵[5]、糊麻[5]、补肾草、羊角椒,其果实常被称作羊角豆或潺茄。秋葵的确切起源尚不清楚,通常认为原产于非洲西部至埃塞俄比亚一带。现已广泛种植于全球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6],性喜温暖,耐高温和干旱。 秋葵的未成熟嫩果可作蔬菜食用[7],口感软糯粘滑,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可助人消除疲勞,快速恢復體力。种子呈球形,含油量达15–20%,油内含少量棉酚,有轻微毒性,但经高温处理后可供食用或工业用[5],成熟种子炒熟磨粉後可作为咖啡的替代品[8][9],因此秋葵又被通称为咖啡黄葵。 《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是秋葵的同属近亲,原产于中國南部等地,人们常将其与秋葵混淆。 起源与分布绝大多数原始形态的秋葵及其野生近亲都发现于非洲,因此就现有证据而言,秋葵的原产地是非洲,可能来自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萨赫勒地区(从马里向东至埃塞俄比亚)。许多资料都将印度列为秋葵的原产国,但这更可能反映出它目前的栽培和出产情况,在印度及波斯地区的古代语言中,没有用来表示秋葵的词语,这表明秋葵可能并非起源于印度[4]。然而,《东非热带植物志》中的相关记述却表示,秋葵几乎可以肯定起源于热带亚洲,而不是一些资料中所述的非洲[10]。 秋葵通过奴隶贸易被引入美洲,现已广泛栽培于全球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作为食物而在非洲、印度、菲律宾、泰国、巴西、土耳其、西班牙和美國南部受到欢迎,并已在某些野外地区归化[4]。 形態特征秋葵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能长到2米高。茎圆柱形,疏生散刺。叶片直径10–30厘米,呈掌狀分為3–7裂,边缘有粗齿及凹缺,两面均被稀疏硬毛;叶柄长7–15厘米,被长硬毛;托葉呈线形,长7–10毫米,被稀疏硬毛。花期在5–9月间。花单生于主枝叶腋间,呈浅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4–8厘米;花瓣倒卵形,长4–5厘米;花梗长1–2厘米,被稀疏的粗糙硬毛;小苞片8–10个,线形,长约1.5厘米,被稀疏硬毛;花萼呈钟形,较长于小苞片,密被星状短绒毛。结筒状尖塔形蒴果,长10–25厘米,直径1.5–2厘米,被稀疏的粗糙硬毛,顶端细长而尖,横截面多呈五边形或六边形,内部有多达100个直径4–5毫米的圆球状种子。[5][4] 生产季节秋葵宜在春季3–4月間或秋季8–9月間播種,不可延遲至冬季,倘遇寒流,將嚴重影響產量。每年5–8月為生產旺季[11],但夏季氣溫高時,秋葵的生長速度快,易於老化。冬季天冷,生長較緩,因此每年12月至次年5月間產量較少。 经济价值食用秋葵的未成熟果实具有独特的味道与口感,富含纤维、矿物质、钙和维生素,在非洲、中东、印度和加勒比海地区被广泛用于烹饪,在美國南部也很受歡迎。果实一般会被煮熟食用,也可油炸、蒸、烤、捣碎或生吃,常用来制作汤、酱汁、炖菜、咖哩与沙拉,并能通过腌制、晒干或磨成粉末的方式长期保存。果实被烹饪时会析出粘稠的汁液,可增稠酱汁或增加汤的光滑度。在印度,这种粘液也被用于加工糖果和澄清甘蔗汁以制造糖蜜。秋葵果实粘稠的口感并不符合每个人的喜好,可放进盐水中烹煮来减少粘液。[4] 秋葵的嫩叶可作为蔬菜食用,特别是在西非和东南亚。当食物短缺时,秋葵的花蕾和花瓣亦会被食用。[4] 秋葵的种子通常作为豆类的替代品,放入米饭和汤中食用,在印度会被拌入咖哩和酸辣酱中食用,在尼日利亚还会被制成一种名为“dandawan betso”的食物。经过烘烤的秋葵种子被磨碎後,在某些地区用以替代咖啡,并被认为是最好的咖啡替代品之一,曾在中美洲、非洲和马来西亚得到广泛应用。[4] 药用秋葵的叶子和未成熟的果实长期以来被用于制作膏药,据信可以止痛、滋润皮肤、诱导出汗、预防壞血病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果实内的粘液被用为血浆替代品和血容量扩充剂,该粘液是将秋葵嫩果切成片放入水中煮熟後取得,属於酸性多糖物质,由半乳糖醛酸、鼠李糖和葡萄糖组成,过热时容易分解。[4] 在刚果共和国,人们用秋葵叶制成的汤汁来缓解心脏疼痛,并促进产妇分娩;在马来半岛,秋葵根被用来治疗梅毒。[4] 其他用途秋葵茎皮含有柔滑的纤维,易于提取,颜色为白色到黄色,质地强韧但较粗糙,可制成纱线、绳索或麻袋,在西非热带地区被用来制造钓鱼线、捕猎陷阱和吊床,并且还可用于制造纸张和纸板。此外,秋葵的叶子,以及种子制成的饼可用作牛饲料。在中國,秋葵果实内的粘液还被用为纸张增滑剂。[4] 圖冊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