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级NAT电信级NAT或运营商级NAT(Carrier-grade NAT,缩写为CGNAT或CGN),也称大规模NAT(large-scale NAT,缩写LSN),是运营商为了缓解IPv4地址枯竭问题,向客户分配私网IPv4地址而非公网地址,并通过自身的中间件完成的网络地址转换(NAT)操作。[1]电信级NAT可以让更多的终端设备共享一个公共地址。 电信级NAT的一种常见应用场景为NAT444。该场景中,客户到公网的访问将经历两次NAT:源地址由客户的私有网段先转换至运营商的私有网段,再转换至运营商的公网IPv4地址。[2] 另一种电信级NAT的场景是双栈精简版(Dual-Stack Lite,也称DS-Lite),其中运营商的网络使用IPv6,因此只需要两个IPv4网段。 共享地址空间如果运营商使用RFC 1918中的地址作为电信级NAT的地址空间,那么已经使用RFC 1918空间的客户设备将存在与之冲突的风险,原因是如果网络接口的内部地址与外部地址相同,路由和NAT将无法正常工作。 此情况促使一些运营商通过ARIN制定政策,希望为电信级NAT分配新的私有地址空间,但遭到了ARIN的推迟,直到IETF通过了备忘录RFC 2860,明确了分配IP地址的若干细节问题。 IETF之后发布了RFC 6598,详述了为电信级NAT部署使用的共享地址空间。ARIN根据此分配的需求将地址空间返还给了IANA。[3]分配的地址块为100.64.0.0/10,即100.64.0.0到100.127.255.255。[4] 优点
缺点电信级NAT遭受到了如下批评:
电信级NAT通常会阻止客户使用端口映射,因为网络地址转换(NAT)通常通过将网络中NAT设备的端口映射到外部接口的其他端口来实现,这样路由器才能将请求映射到到正确的设备。在电信级NAT网络中,即使客户端的路由器已配置端口转发,运营商处运行电信级NAT的主路由器仍将阻止端口转发,因此实际的端口将不是客户配置的端口。[6]为了克服前者的缺点,端口控制协议(PCP)已在RFC 6887中标准化。 此外,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遇到IP地址封禁问题。以维基百科为例,系统会封禁破坏者的IP地址。如果该IP地址恰巧为某电信级NAT的出口地址,那么该NAT下的正常用户将同时被封锁。[6] 参见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