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目介紹西太平洋 島國諾魯 的歷史。諾魯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最初由不同的殖民者佔領、託管,直到1968年獲得獨立。隨後由於其豐富的磷酸鹽礦 藏,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然而諾魯如今面臨嚴重的財政問題,被視為發展中國家 。
早期历史
諾魯戰士,1880年
至少3000年以前,密克罗尼西亚人 开始在瑙鲁居住[ 1] ,亦有證據顯示諾魯人擁有波利尼西亚人 和美拉尼西亞人 血統[ 2] 。瑙鲁人以椰子和露兜树 果实为生,并从事水产养殖。諾魯島上原本有12個氏族部落——Deiboe、Eamwidamit、Eamwidara、Eamwit、Eamgum、Eano、Emeo、Eoraru、Irutsi、Iruwa、Iwi、Ranibok[ 4] 。瑙鲁国旗 上的12角星代表了这12個部落[ 2] 。
1798年,英国船长约翰·费恩 的捕鲸船路过瑙鲁,這是瑙鲁人 第一次与欧洲人接触。当捕鲸船靠近時,独木舟驶上前去。双方的船员都没有登上对方船只,但是费恩对这座島和島上人民持有正面印象,所以將此岛取名为“愉悦岛”。
諾魯內戰
因為酒精 和火器 的傳入,从1878年起發生長達10年的諾魯內戰 ,島民分裂成南北兩派,一方效忠國王,一方反抗國王。1888年德意志帝國 介入了這場戰爭,使支持國王的勢力獲勝。諾魯人口在內戰中從1400人(1843年)減少到約900人(1888年),銳減了36%[ 6] 。
德国保护地
德国 兼併諾魯典禮,1888年10月2日
根據1886年的《英德西太平洋宣言》,德意志帝國 獲得併吞 諾魯的機會。在諾魯內戰的尾聲中,德国将此岛并入德屬紐幾內亞 。1888年10月1日,德國載有36人的砲艦登陸諾魯,帶走了12位酋長並軟禁他們。隔天舉行了兼併儀式,開始實行長達30年的統治。
1900 年,探礦者亞伯特·埃利斯 在諾魯發現了磷酸鹽礦 [ 8] 。英國的太平洋磷酸鹽公司根據與德國的協議於 1906 年開始開採礦物,隔年出口了第一批貨物[ 9] 。
兩次大戰期間的託管
1914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瑙鲁被澳洲 军队占领,之后交由英国 控制直到1920年[ 10] 。澳洲、紐西蘭 、英國三方在1919年签署《諾魯島協議 》,建立英國磷酸鹽委員會 。这个委员会具有采集磷酸盐的权力。1923年,国际联盟 委任 澳洲託管瑙鲁,紐西蘭和英國是共同受託國[ 11] [ 12]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佔領下的諾魯島被美國第七航空隊 的B-24轟炸機 攻擊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諾魯遭受軸心國 和同盟國 的嚴重破壞。1940年12月6日至7日,納粹德國 的輔助巡洋艦 擊沉了四艘商船,又砲擊了諾魯的磷酸鹽礦區、石油儲存庫和港口懸臂梁。這些攻擊嚴重衝擊澳洲和紐西蘭的磷酸鹽供應(主要用於彈藥和化肥)。
1941年12月8日(美國時間12月7日)大日本帝國 發動珍珠港事件 ,太平洋戰爭 爆發。1942年2月23日,法國驅逐艦 勝利號(Le Triomphant )協助一些歐洲人和中國人撤離[ 13] 。同年8月26日,日軍透過RY作戰 佔領諾魯[ 14] ,逮捕了滯留的歐洲人,並處決了其中7位[ 13] [ 15] 。日本佔領期間,諾魯人受到日軍的虐待。據稱有三十九名痲瘋病 患者被裝上船、拖到海上射死[ 16] 。1500名日本和韓國 工人在諾魯修建機場(後來成為諾魯國際機場 ),另外275名諾魯人和吉里巴斯人 被強迫勞動。這些機場於1943年3月25日首次遭到美軍 轟炸,導致食品供應無法空運到諾魯[ 17] 。1943年,日本人強迫1200名諾魯人到楚克群島 當勞工[ 13] 。1945年9月13日,指揮官副田久幸率領日軍向澳洲皇家海軍 和陸軍 投降[ 18] [ 15] ,諾魯脫離日本控制。先前到楚克群島的諾魯人當中只有700多人在嚴苛的環境下存活下來,1946年1月被遣返。[ 19]
託管領土
獨立建國
諾魯首任總統哈默·德罗伯特 (中)
1966年1月,諾魯成立自治政府,經過兩年的制憲會議後,諾魯共和國於1968年1月31日正式獨立[ 10] 。首任總統是哈默·德羅伯特 。
1967年,諾魯人民購買了英國磷酸鹽礦委員會的資產。1970年6月,這筆資產的控制權移交給當地人持有的諾魯磷酸鹽礦公司。從磷酸鹽礦開採中獲得的資金被投入「諾魯磷酸鹽礦特許權信託基金」,使諾魯的人均GDP 一度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也是第三世界 之中生活水準 最高的國家之一[ 20] [ 21] 。
1989年,諾魯向國際法院 對澳洲提起法律訴訟,控訴澳洲託管諾魯期間未能補救磷礦開採造成的環境破壞。就「特定磷酸鹽礦土地:諾魯訴澳洲」一案,雙方就達成庭外和解,協議復原開採完的區域[ 22] 。
1999年,諾魯加入聯合國 ,成為第187個會員國 [ 23] 。
現代
參見
參考文獻
^ Nauru Depart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2003. First National Report To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UNCCD) Retrieved 2006-05-03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14 May 2015.
^ 2.0 2.1 The people .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Nauru. [2024-01-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3-10-25) (英语) .
^ Tribes of Nauru .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Nauru.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6-10) (英语) .
^ Background Note: Nauru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2-03-13.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10-17) (英语) .
^ Ellis, Albert F. Ocean Island and Nauru; Their Story . Sydney, Australia: Angus and Robertson, limited. 1935. OCLC 3444055 (英语) .
^ Williams, Maslyn; Macdonald, Barrie. The Phosphateers .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1985: 11 . ISBN 0-522-84302-6 (英语) .
^ 10.0 10.1 Buchanan, Kelly. Nauru – 50 Years of Independence . Libaray of Congress Blog. 2018-01-31 [2024-01-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2-26) (英语) .
^ Cain, Timothy M. (编). Nauru. The Book of Rule 1. New York: DK Inc. 2004. ISBN 978-0751364439 (美国英语) .
^ Agreement (between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United Kingdom) regarding Nauru . Austlii.edu.au. [22 June 201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04) (澳大利亚英语) .
^ 13.0 13.1 13.2 Haden, Jack D. Nauru: a middle ground in World War II . Pacific Magazine (Honolulu, Hawaii). March/April 2000 [2006-05-05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2-08) (美国英语) .
^ Lundstrom, John B. The First Team and the Guadalcanal Campaign: Naval Fighter Combat from August to November 1942 .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4: 175. 简明摘要 (美国英语) .
^ 15.0 15.1 Nauru Officials Murdered By Japs . XVI(3) Pacific Islands Monthly. 16 October 1945 [29 September 202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7-30).
^ Webb, Carolyn. Bravery awards for Nauru five highlight forgotten WWII atrocity . The Age . 2019-08-18 [2024-01-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1-19) (澳大利亚英语) .
^ Interesting Sidelights on Jap Occupation of Nauru . XVI(11) Pacific Islands Monthly. 18 June 1946 [29 September 202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6-01) (澳大利亚英语) .
^ NAURU ISLAND. 1945-09-31. CAPTAIN HISAYUKI SOEDA, IMPERIAL JAPANESE ARMY AND COMMANDER OF ... .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2024-01-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1-19) (英语) .
^ Only 745 Returned . XX(10) Pacific Islands Monthly. 1 May 1950 [30 September 202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6-03).
^ Squires, Nick. Nauru seeks to regain lost fortunes . BBC . 2008-03-15 [2024-01-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8-03-20) (英国英语) .
^ Hanley, Charles J. Tiny Pacific Isle's Citizens Rich, Fat and Happy--Thanks to the Birds . Los Angeles Times. 1985-03-31 [2020-03-0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1-19) (美国英语) .
^ Certain Phosphate Lands: Nauru v. Australia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82–288. doi:10.2307/2203821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05-11) –通过JSTOR (英语) .
^ Republic of Nauru . United Nations in Micronesia. [2024-01-19 ] (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