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底山

漯底山
漯底山在臺灣的位置
漯底山
漯底山
漯底山的位置
最高点
海拔52米
坐标22°46′12″N 120°15′9″E / 22.77000°N 120.25250°E / 22.77000; 120.25250
地理
位置台灣高雄市

漯底山臺灣話Lap-té-suann),是一座位於高雄市彌陀區山丘,長約800公尺,寬約600公尺,標高約52公尺,由泥火山泥漿堆積而成,為惡地地形,目前仍有兩個小型噴泥口[1]。漯底山為台灣泥火山泥漿分佈規模最大[2],且為最接近海濱之代表。

漯底山為早年由陸軍砲兵單位駐守,直至2006年軍方撤哨,交由當時的彌陀鄉公所代管並成立「漯底山自然公園」,現有登山休閒步道、觀景台等休閒設施。

傳說

相傳,鹿山壽山的山神每逢玉皇大帝生日,便會一同前往天庭祝壽。在旅途中,兩位山神常藉各自的神通互相較量。

壽山山神自稱:「我身形高大,可遠眺西方海峽對岸的五大名山——泰山華山嵩山衡山恆山。」鹿山山神則不甘示弱,反駁道:「這有何稀奇?我比雲還高,甚至能直視天庭。」兩人爭論不休,聲音驚動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後大為震怒,遂命雷公降下神威懲罰鹿山山神。

隨著雷鳴電閃之間,天地變色,一聲巨響過後,鹿山的上半部被雷擊摧毀,並飛落至彌羅港的「頂厝庄」,即今日漯底山所在位置。漯底山因此形成中央凹陷的地形,古時又被稱為「凹底山」。而原地僅剩的鹿山半截,後人則將其稱為「半屏山」。[3]

漯底山自然公園登山步道改善工程

2018年彌陀區公所提出「漯底山自然公園登山步道改善工程」計畫,共花費八百萬,於該年五月已完工啟用[4]

參考資料

  1. ^ 漯底山自然公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彌陀區公所
  2. ^ 夏龍源、柳國欽(2006) 〈泥火山的景觀價值與保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地質》,第25卷,第2期,頁37-39。
  3. ^ 張哲男. 台灣在地文化特色. 春暉出版. 2024: 282–283. ISBN 978-626-97891-6-0. 
  4. ^ 中時電子報. 彌陀漯底山步道修復 邱志偉爭取800萬元再造山海觀亮點. 中時電子報. [2018-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中文(臺灣)).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