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在上海活動的周恩來因受國民黨當局的壓力陷于困境。那時,湯良禮也在上海工作,湯良禮庇護了周恩来,而且在外國人幫助下讓周恩來离开上海。[1]1933年,湯良禮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顧問(特任全權公使待遇)。後任《今日之中國叢書》及《中國現代英文百科全書》總編輯。在该時期,湯良禮出版了許多英文著作,其著作在中国內外颇有影響。特別是1935年[2]出版的The New Currency System in China(中國新貨幣係統)被米爾頓·弗里德曼參考,使弗里德曼获得了中國金融知识[3]。
參加汪精衛政權
湯良禮參加了汪精衛政權的創立,1940年8月,任汪精衛政權的國民政府國際宣傳局局長,一直任至1945年8月汪精衛政權崩潰。從1941年5月到10月,兼任汪精衛政權的國民政府外交部政務次長。汪精衛政權崩潰後,湯良禮被逮捕並關押在上海提籃橋監獄,但之後獲得釋放。1949年,回到印度尼西亞,定居雅加達。後来他參与編輯The Indonesia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雜志。1969年12月17日,日本的中國政治專家山田辰雄訪問了湯良禮,湯良禮回憶了有關汪精衛的事情等等。
^Lawrence Kessler,"Reconstructing Zhou Enlai's Escape from Shanghai in 1931: A Research Note," Twentieth-Century China, Volume 34, Number 2, 2008; 翟亞柳,1931年幫助周恩來脫險的一位外國人,百年潮2010年第9期
Leo Suryadinata (etc ed.). Southeast Asian personalities of Chinese descent: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v.1.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12. ISBN 978-981434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