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群島野生生物保護區
海龜群島野生生物保護區(英語:Turtle Islands Wildlife Sanctuary)位於菲律宾塔威塔威省,為重要的海龜保護區,2015年列為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歷史沿革海龜群島是苏禄群岛的一部分,蘇祿群島位於菲律賓的西南端,馬來西亞沙巴東北方。海龜群島共有11個島嶼,其中7個為菲律賓領土,4個為馬來西亞領土。菲律賓領土部分成立「海龜群島野生生物保護區」,馬來西亞4個島嶼中,其中3個劃為海龜島國家公園。1996年5月31日,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政府簽署協議,設立跨越兩國領土的「海龜群島遺產保護區」(Turtle Islands Heritage Protected Area,TIHPA)[1]。1999年8月26日,根據菲律賓政府1999年第171號公告,此地成立「海龜群島野生生物保護區」[2]。2014年5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CUN)在印度尼西亚万鸦老的會議將「海龜群島野生生物保護區」納入海洋保護區網絡(MPA network)。2015年3月,菲律賓政府將「海龜群島野生生物保護區」納入世界遺產預備名單[3]。 生態海龜群島野生生物保護區總面積為241,495.92公頃,其中陸地面積為298.27公頃,其餘為海洋,保護區內包含海洋與熱帶島嶼生態,為重要的繁殖和生活的場域,每年5至7月為主要海龜產卵期,每晚約有80-150海龜產卵。此地的海龜以綠蠵龜為主,也有少數的玳瑁。保護區內已觀察到34種鳥類。植物部分,已觀察到約200種植物,包括10種红树林植物、19種蕨類植物[3]。 保護海龜群島野生生物保護區原先主觀單位為菲律賓環境與自然資源部(DENR),2020年12月轉移至邦薩摩洛環境、自然資源和能源部[4]。2020年5月,在塔加納克島發現兩隻水獺,由專家檢視拍攝的視頻,推測可能是江獺[5]。 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