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筆
海笔,也稱海鳃,是一類海生群體刺絲胞動物,屬於珊瑚纲硬軟珊瑚目海筆總科(學名:Pennatuloidea),現時該總科共由16個科組成,當中包括35個有現生種的属,包括約450個已描述的物种,當中約200個為合法的描述[1],例如斯氏棘海鳃、艾氏棘海鳃、海仙人掌等。海筆總科連同各種軟珊瑚組成了八放珊瑚亞綱。海筆有著世界分布,見於全世界熱帶及溫帶,以及由潮間帶到水深6100米的海域[1]。 “海筆”之名源自於這些物種鹅毛般的外型,如同古老的鵝毛筆,但其實整個海筆總科只有Subselliflorae亞目的海筆物種才有這種鵝毛形的外型;其他同科物種缺乏羽毛狀結構,並以棒狀或輻射狀生長。长十厘米至两米不等,红紫色或浅红色,能发出磷光。栖息在海底,主要栖息在中潮区以下的软泥底质,少数在泥沙或纯沙底,栖息时一头扎入泥沙,一头露出,利用过滤水中的营养物质为生,带有触手的水螅体可以捕捉水中的生物为食。海筆为单体状肉质群体珊瑚,由一个柱状的初级轴螅体和其表面的羽状的众多次级个体组成,初级轴螅体的下端形成固着在泥沙中的柄。有的种类的初级轴螅体内含有钙质的中轴骨,共肉中含有分散的骨针。牠的身體分兩部份:主軸及小梗。小梗兩旁是由很多珊瑚蟲組成的羽狀片子,而主軸用來支撐,使整個動物在沙中筆直的豎立。[2] 前寒武纪的埃迪卡拉生物群中有些化石與海筆类物種相似,例如查恩蟲等花瓣動物,但這些早期化石是否為海筆類物種仍有爭議。若從屬於寒武纪時期的伯吉斯頁岩的Thaumaptilon屬物種開始計算,海筆類至今仍广泛存在。 生物學如同其他八放珊瑚亞綱,海筆亦是一個由多隻水螅體(polyp,亦作珊瑚蟲)所組成,而每一隻水螅體均有八條觸手。 但與其他八放珊瑚不同,海筆的身體可分兩個部份——主軸(peduncle)及小梗[3][4]:主軸由一隻特殊的水螅體特化而成[4],用來支撐整個動物,使之在沙中筆直的豎立[3][4];而小梗兩旁是由很多其他珊瑚蟲組成的羽狀片子[3][4]。 然後整支海筆都由碳酸鈣強化。 分類海筆總科物種包括下列16個科:[5]
水產貿易海筆有時會見於在水產貿易,然而要照顧這些生物並不容易,因為海筆的棲境需要有非常深的基質,並且對食物有特殊的要求。 圖集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