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托拉格尔县29°24′N 80°00′E / 29.4°N 80.0°E
比托拉格尔县(印地語:पिथौरागढ़ जिला)是印度北阿坎德邦最东端的县。北与中国西藏札达县、普兰县接壤,东与尼泊尔馬哈卡利專區毗邻,印度与尼泊尔的界河馬哈卡利河发源于该县东北境内印度与尼泊尔的领土争议地区——卡拉帕尼(Kalapani)。 该县位于外喜马拉雅山脉山区,风光优美,到处可见雪峰、山口、峡谷、高山草甸、森林、瀑布、常年河流、冰川和温泉。该县的植物群和动物群具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尚有许多的印度教寺庙和昌德王朝(Chand Dynasty)留下的城堡废墟。 该县面积7110平方公里,县治是坐落在Saur山谷的比托拉格尔镇,属于北阿坎德邦两个专区之一的库马盎专区管辖。 2011年的人口普查区,总人口为483,439。印度国内的印度教徒前往西藏冈仁波齐 - 玛旁雍错朝圣,必须穿越该县地域,再翻过大喜马拉雅山的里普列克山口进入中国西藏普兰县境内。行政区划包括5个乡(tehsils): Munsiyari乡、达尔楚拉乡、Didihat乡、Gangolihat乡和比托拉格尔乡。该县境内的纳伊尼赛尼机场是民用机场,但它不具备定期商业客运服务。 领土争议尼泊尔认为,位于印度北阿坎德邦比托拉格尔县东北部的面积约75平方公里卡拉帕尼(Kalapani)地区,属于尼泊尔馬哈卡利專區达尔楚拉县(Darchula district)。目前,该争议领土被印度实际控制。 县名的来由有人认为,该县的名字来自于昌德王朝(Chand Dynasty)的一位国王——Pithora Chand王。 近现代简史比托拉格尔县所辖地域原来属于尼泊尔。1815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侵略尼泊尔,尼泊尔战败,1815年12月2日,尼泊尔被迫签署苏高里条约(Sugauli treaty),割让大片领土给英国,其中就包括该县所在地域。印度独立后,该县地域也从英国移交给印度。1960年以前,该县是阿尔莫拉县下辖的一个乡。直到1960年时,它的地位被提升到一个县。由于印度与中国及尼泊尔有领土争议,派有军队驻扎该县。1997年,金巴沃德(Champawat)从该县析出,成立金巴沃德县。 人文根据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比托拉格尔县人口485,993[1],与苏里南人口大致相等[2]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9人,识字率82.93%[1]。人口增长率(2001-2011)为5.13%[1],男女性别比为1.021(1021:1000)[1]。该县居民主要是库马盎人,操有多种方言的库马盎语,其文字用天城文字母书写。少数民族包括来自古西藏的操藏缅语的菩提亚人。 矿产该县的矿藏有镁矿石、铜矿石、石灰石及板岩等。 气候该县气候夏暖冬凉。12月和1月是最冷的月份,有降雪,平均气温5.5—8.0 °C(41.9—46.4 °F)。由于该县所属地域的海拔呈梯级升高,各地气温相差很大。3月中旬至6月中旬,气温回升,但3,500米(11,500英尺)以上的区域仍常年积雪。海拔3,000—3,500米(9,800—11,500英尺)的地区,每年有四到六个月降雪。而在低海拔河谷,如达尔楚拉乡、Jhulaghat、加特和色拉,夏天气温可达40 °C(104 °F)。年平均降雨量为36.7厘米(14.4英寸)。6月以后有季风带来的降雨。每到冬季,游牧部落菩提亚人纷纷从高海拔山区向相对温暖的低海拔地区迁移。 旅游该县是印度有名的滑雪场所、印度教徒朝圣地及旅游胜地。 滑雪场有:Khalia Top、Betuli Dhar和Chhiplakot等;神庙有塔尔基达、塔尔等;神山有阿迪-冈仁波齐、纳拉扬阿什拉姆等;旅游胜地有Askot麋鹿保护区、达尔楚拉等。 主要冰川比托拉格尔县的重要冰川有:
主要山脉
主要山口与西藏相通山口
县内山口
主要河谷
主要瀑布参看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