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槍式近迫武器系統 DARDO |
---|
標槍式近迫武器系統 | 类型 | |
---|
原产地 | 義大利 |
---|
|
服役期间 | 1965年—現在 |
---|
|
研发者 | 奥托梅莱拉 |
---|
研发日期 | 1960年 |
---|
生产商 | 奥托梅莱拉 |
---|
生产日期 | 1965年—現在 |
---|
衍生型 |
- A型砲架
- B型砲架
- 緊湊型(Compact)
- 40快炮(Fast Forty)
|
---|
|
重量 |
- 全炮塔:5,500千克(12,125.42磅)
- 高爆彈藥:4.05千克(8.93磅)
|
---|
槍管长度 | 2,800毫米(110.24英寸,70倍徑) |
---|
高度 |
- 封閉的砲塔:2,400毫米(94.49英寸)
- A型砲架:1,300毫米(51.18英寸)
- B型砲架:920毫米(36.22英寸)
|
---|
直径 |
- 砲架環:1,700毫米(66.93英寸)
- 操作範圍:2,902毫米(114.25英寸)
|
---|
| 炮彈 | 40×365毫米L/70波佛斯/北約口徑 |
---|
口徑 | 40毫米(1.57英吋) |
---|
槍管 | 2根 |
---|
发射模式 | 全自動 |
---|
射击仰角 | -13°—+85°,仰角轉速:60°/秒 |
---|
回旋角度 | 完全360°(無迴旋限制),迴旋轉速:90°/秒 |
---|
射速 | 2×300发/分钟 |
---|
槍口初速 | 1,000米/秒(3,280.84英尺/秒) |
---|
有效射程 | 高爆彈藥:4,000公尺(4,374.45码,13,123.36英尺,2.49英里) |
---|
最大射程 |
- 防空:8,700公尺(9514.44碼,28,543.31英尺,5.41英里)
- 面目標:12,500公尺(9514.44碼,28,543.31英尺,5.41英里)
|
---|
供弹方式 |
- A型砲架:736發高爆彈藥
- B型砲架:444發
- 40快炮:雙重供彈機構,裝填736發高爆彈藥和200發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
---|
瞄具 | |
---|
| 主武器 | 2×布雷達製波佛斯40毫米L/70高射砲 |
---|
標槍式近迫武器系統(DARDO,義大利語:Dart,意為「标枪」,以下簡稱:標槍系統)是一台由意大利布雷達公司提供武器、奥托梅莱拉設計系統及生產的近迫武器系統(CIWS)。它由兩門布雷達特許生產並且發射高爆彈藥的波佛斯40毫米L/70高射砲、一台火控雷達(RTN-10X)和一台火控系統(RTN-20X和DARDO)所組成。
這是一系列意大利以瑞典波佛斯40毫米高射砲這款防空武器加以衍生中的最後一型(安裝在布雷達建造的砲架以上的40毫米高射砲包括64型、106型、107型、564型和520型)。
用途
標槍系統具有高射速和快速反應的優勢,而且發射的是會在目標附近爆炸的近炸引信彈藥;而其他彈藥類型為曳光彈和直接觸發引信彈藥。
標槍系統的主要用途是防禦反艦飛彈、無人機和其他精确制导武器。它還可以用於對付常規和旋翼飛機、水面戰艦、小型水上快艇、漂浮水雷以及地面和沿海目標。
安裝
標槍系統安裝在兩種不同砲架以上的封閉式砲塔以內:A型,為砲塔內部440發加上甲板以下彈倉的296發(合共736發);而B型則只有440發砲塔內部彈倉(可B型無需甲板穿透即可安裝)。
操作概念
標槍系統的操作概念基於單管大口徑高動能高射機炮,這與高射速、高精度加特林机炮相反。事實上,方陣近迫武器系統的概念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厄利孔20毫米机炮相似,因此它倆都是具有較高射速輕型機炮,但口徑較小,導致射程和彈頭重量低下。
而波佛斯40毫米L/60高射砲是二戰時期另一款代表性防空武器,類似於今天可以所稱之為的“短程武器系統”,可以說搭載它的標槍系統是其概念上的繼承者。其搭載的機炮型號是1947年以後的40毫米L/70高射砲,裝有70倍徑的炮管,射速從L/60的120發/分鐘提高至L/70的300發/分鐘、炮口初速從L/60的850米/秒以上提高至L/70的1,000米/秒以上,而且最大有效射程也從L/60的3,000公尺提高至L/70的4,000公尺。因此,儘管這台標槍系統的重量比二戰時期、同為雙聯的L/60略高,前者的性能卻是後者的四倍。
改進版本
40快炮(Fast Forty)是標槍系統的改進版本,具有更高的射速(2×450發/分鐘)、雙彈倉和雙重供彈機構;當導彈距離艦艇1,000公尺以內時,可將彈種從高爆彈切換為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
使用國
現在的使用國
現代世界相若的近迫武器系統比較
|
中國1130型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
俄羅斯AK-630[1]
|
俄羅斯AK-630M1-2[2]
|
美國方陣近迫武器系統[3]
|
荷蘭守門員近迫武器系統
|
瑞士萊茵金屬歐瑞康千禧年機炮[4]
|
南非丹尼爾35毫米高平兩用砲
|
義大利標槍式近迫武器系統[5]
|
外觀 |
|
|
× |
|
|
|
|
|
採用年份 |
2009年 |
1976年 |
1983年 |
1980年 |
1980年 |
2003年 |
2005 |
1965年
|
武器 |
30毫米(1.18英吋)11管式H/PJ-11型舰炮 |
30毫米(1.18英吋)6管式GSh-6-30(AO-18)加特林机炮 |
2×30毫米(1.18英吋)6管式GSh-6-30(AO-18)加特林机炮 |
20毫米(0.79英吋)6管式M61火神式機砲 |
30毫米(1.18英吋)7管式GAU-8复仇者机炮 |
35毫米(1.38英吋)單管式歐瑞康35/1000轉輪式機炮 |
2×35毫米(1.38英吋)單管式GA35速射機炮 |
40毫米(1.57英吋)雙管式波佛斯40毫米L/70高射砲
|
炮彈 |
30×165毫米 AO-18 |
30×165毫米 AO-18 |
30×165毫米 AO-18 |
20×102毫米 NATO |
30×173毫米 NATO |
35×228毫米 NATO |
35×228毫米 NATO |
40×364毫米R
|
裝彈數,發 |
2×1,280 |
2,000 |
4,000 |
1,550 |
1,190 |
252 |
2×240 |
736
|
重量,公斤: |
7,400 |
9,114 |
11,819 |
6,200 |
9,902 |
3,300 |
5,500 |
5,500
|
發射速率,發/分鐘 |
9,000/11,000 |
5,000 |
10,000 |
4,500 |
4,200 |
200/1,000 |
2×500 |
600/900
|
炮口初速,米/秒 |
1,000 |
900 |
900 |
1,100 |
1,109 |
1,050/1,175 |
1,175 |
1,000
|
有效/平軌跡射程,米 |
4,000 |
4,000 |
4,000 |
3,600 |
2,000 |
3,500 |
4,000 |
4,000
|
最大射擊仰角,° |
-25/+85 |
-12/+88 |
-25/+90 |
-25/+85 |
-25/+85 |
-15/+85 |
-10/+85 |
-13/+85
|
最大射擊仰角轉速,°/秒 |
? |
50 |
60 |
115 |
100 |
70 |
40 |
60
|
最大迴旋角度,° |
? |
360 |
360 |
-150/+150 |
360 |
360 |
360 |
360
|
最大射擊仰角轉速,°/秒 |
? |
70 |
80 |
115 |
100 |
120 |
70 |
90
|
圖集
參見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