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豪
林豪(1831年11月22日—1918年5月13日[3]),字嘉卓,一字卓人,號次逋,金門後浦人[4]。有舉人身分,但後來七次北上京城應試都未上榜[3]。曾受林占梅之邀到潛園任西席,期間亦把自己所見證的戴潮春事件寫成《東瀛紀事》一書[4]。此外林豪曾三次擔任澎湖文石書院的山長[3][2]。 其著作尚有《誦清堂詩集》、《誦清堂文集》、《潛園詩選》、《海東隨筆》、《可炬錄》等,並曾纂修《淡水廳志》、《澎湖廳志》,續修其父林焜熿所著之《金門志》,唯除《誦清堂詩集》、《東瀛紀事》、《澎湖廳志》等著作少數外,大多亡佚[4]。林豪纂修方志強調信史、史識等原則,對於方志纂修有相當的貢獻[3]。 生平林豪出生於道光十一年十月十九日(1831年11月22日)巳時,父親是林焜熿,據說他從小就天資聰穎[3][1][2]。關於其出生地另有廈門的說法,《東瀛紀事》自序稱鷺江林豪,《臺灣通史》〈流寓列傳〉也寫說是「泉之廈門人」[3]。但林豪家族早在其曾祖林子友時搬到金門後浦,生下林豪的祖父林俊元[3]。 林豪年幼時,母親洪氏[註 1]在他小時候便教他唐詩[3][1]。年紀稍長,又跟他四兄到廈門外清保的馬氏園,向舅舅洪嘯雲學習[1][2]。到了十五、六歲時,已博通經史[註 2][1][2]。之後又到廈門玉屏書院求學,受到山長莊牧亭教導,歷經五年的時間[3][1][2]。而在廈門時,他還向兩位博覽群書的平民林春波[註 3]、莊誠甫[註 4]學習[1][2]。他們兩人因為不喜歡八股取士,而未參加科舉[1][2]。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補博士弟子員(中秀才)[3][1][2]。同年,林豪隨父親林焜熿前往安溪大坪鄉謁祖,途中因為鄉民出示了收藏的香罏,林豪因而寫了七言古詩〈木罏歌〉[3][1][2]。咸豐九年(1859年)林豪到省會福州參加己未恩科補行戊午正科,領周慶豐榜鄉試舉人[4][3][1][2]。林豪將參加鄉試的經歷寫成了五言律詩〈棘闈雜詠〉二十首,清楚描述了鄉試的過程[1]。而在鄉試之後,林豪前往興化遊歷,期間與林向榮會面[1][3]。當時林向榮將準備到臺灣當臺灣鎮總兵,囑咐他日後東渡相訪[1][3]。而在確定中舉之後,林豪在當年十二月初八(1859年12月31日)便北上京城應試,沿途將其見聞寫成詩作[1][3]。但在次年正月廿六日(1860年2月17日),林豪一行人到江蘇魚溝時得知前方有捻軍起事而返家[1][3]。後於閏三月初一(1860年4月21日),平安抵達家門[1]。 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林豪應在臺灣淡水廳的族人邀請赴臺,在八里坌(今新北市八里區)上岸,之後寓居在艋舺(今臺北市萬華區),曾去艋舺龍山寺觀看設道場超度分類械鬥之亡魂的情景而寫了〈招魂曲〉[3][1][2]。原本林豪打算南下訪問林向榮,但此時臺灣中部發生了戴潮春事件無法成行[1][2]。後來得知林向榮在斗六門(今雲林縣斗六市)殉死後,曾寫詩哀悼[1]。次年他於艋舺遇見了奉檄辦團練的竹塹仕紳林占梅,受邀到他的潛園當教師,教導林占梅之妾杜淑雅[4][3][1][2]。最初林豪住在潛園碧海堂,後搬到雲香堂[1]。期間除與林占梅論詩之外,也寫下了《東瀛紀事》二卷[4]。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淡水廳同知嚴金清打算編修廳志,聘請林豪當總編輯,同年十月書成,共十五卷,日後卻因林占梅逝世、嚴金清卸任等事而未刊行[3][4][1][2]。 同治七年(1868年)林豪因為應澎湖人士邀請,主講文石書院而要離臺,他先是南下到郡城(今臺南市中西區一帶)與友人告別後,又回到彰化跟林占梅告別[1][2]。當時林占梅已經病重,此是兩人最後一次會面[1][2]。之後林豪先是在二月二十日(1868年3月13日)從梧棲返回金門,半年後再前往澎湖任教[2]。林豪在同治八、九年(1869、1870年) 擔任文石書院山長,期間接續通判胡建偉訂定的「學約十條」,又續擬學約八條[註 5][3][1][2]。同治九年(1870年),林豪返回金門,該年十二月完成《東瀛紀事》自序[1][2]。同治十二年(1873年),林豪閱讀陳培桂的《淡水廳志》,認為該書是改竄其作且有不少錯誤,於是寫了《淡水廳志訂謬》加以批評[3]。 光緒四年(1878年)受通判蔡麟祥邀請,林豪再次回到澎湖擔任文石書院山長,同時請他主草《澎湖廳志》,但因故未刊行,稿存放於郡城海東書院[4][3][1][2]。在澎湖時,林豪於主講文石書院之餘曾購得澎湖進士蔡廷蘭詩文稿兩束,將之整理為《愓園遺詩》四卷、《遺文》一卷、《駢體文》二卷、《尺牘》六卷[4]。光緒六年(1880年)二月,林豪再次北上進京應試,並將這次應試見聞寫成〈續棘闈雜詠〉十二首[1][2]。該年十一月林豪以「小巢居閣」為名,刊行《東瀛紀事》、〈淡水廳志訂謬〉,委由漳州府口街多文齋發售[3][1][2]。不久就返回澎湖主持文石書院[3][1][2]。又光緒七年(1881年),林豪等人集資在後浦港同安渡頭建石橋,該年十一月落成[2]。 光緒八年(1882年)年底林豪返回金門,這年《金門志》重修完成並出版[4][3][2]。光緒十二年(1886年),林豪擔任金門浯島城隍廟董事,協助廟宇重修[3][2]。光緒十六年(1890年),林豪再次上京參加會試,但未上榜[3][2]。光緒十八年(1892年),澎湖廳通判潘文鳳再請林豪擔任文石書院山長,並再修《澎湖廳志》[3][2]。最後《澎湖廳志》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正式出版[2]。光緒廿三年(1897年),林豪經理金門育嬰堂[3][2]。光緒廿八年(1902年),補授連城縣學教諭,但林豪以年老為由婉拒未就任[3][2]。光緒卅二年(1906年),林豪與鄉紳林資杰、林乃斌等人集資500元,改建同安渡頭石橋,因在渡頭小屋旁建一路亭,上面題了「共濟」二字,該石橋便被稱為共濟橋[3][2]。 光緒卅三年(1907年)九月,林豪帶著孫子到新加坡及南洋各地遊歷,並向僑商募集育嬰堂經費[3][1][2]。林豪先是到廈門搭輪船,於九月廿二(1907年10月28日)抵達新加坡,原住在浯江會館,後來住到友人黃景瓜處[1][2]。次年四月初七(1908年5月6日)林豪向新加坡親友告別,後於四月十六(5月15日)抵達廈門[1][2]。 民國7年(1918年)5月13日卯時,林豪逝世[3][2]。葬於金門后垵,墓上依照臨終遺言寫著「浯江詩人次逋林公墓」[3][2]。 著作
家族林豪祖先出自安溪駟馬派,住在新康里大坪鄉,曾祖林子友那一代始搬到金門後浦[1]。林豪祖父林俊元,字秀村,曾擔任金門鎮署稿識,掌書記,受歷任總兵重視,曾倡修後浦觀音亭(靈濟古寺)[3][1]。林俊元長子林焜熿為林豪之父,字巽甫,一字巽甫,又稱「竹畦先生」,曾向廈門道周凱、玉屏書院山長高澍然求學[3][1]。著有《竹畦文鈔》、《浯洲見聞錄》,編《金門志》(1835年完成書稿)[3][1]。道光十七年(1837年)充歲貢生[3][1]。 林豪排行第五,上有四個哥哥,下有一個弟弟[2]。四名兄長分別是長兄林長慶(?-1853年)[註 7]、二兄林雨露(1819-1844年)、三兄林萬選(嘉慶年間-光緒年間)、四兄林嘉泉(1829年-1859年)[註 8][2]。 林豪妻妾共有五人,分別是正室許涼厚、側室吳傳春、繼室許小寶、何返娘、方專娘[註 9][2]。另有兒子林高會、林三舍、林四奇,孫子林燕貽、林燕清等人[1][2]。 評價林豪事蹟收入連橫《臺灣通史》,劉敬編纂的《金門縣志》、許如中纂《新金門志》、陳漢光纂《重修金門縣志》等書皆有收錄[1]。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寫說「清代臺灣方志纂修,用正史體例修臺灣方志,自林豪始」[3]。 相關條目註釋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