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產李產(?—?),字子喬,五胡十六国時代后赵、前燕官员,范陽郡人[1]。 李产自幼就性格剛毅,具有良好的品德和气節。永嘉之亂時,李产的同郡人豫州刺史祖逖,拥众于南土,力能自固,他于是前去投靠。後來大興四年(321年)十月,祖逖去世,由弟弟祖約继任,但他无法安抚部众,人心離散。李产见祖約之志与祖逖不同,对親族说:“我因北方动荡,所以远道而来此地,希望能保全宗族家人的平安。我看祖约心怀叵测,我肩负親族的性命,必须早为自己安排脱身之计,否则将陷入不义之地。你等不可因为眼前的利益而忘却长久之计。”[2]他于是带着子弟十余人抄小路回到家鄉,在後趙擔任范陽郡太守。 永和六年(350年)二月,前燕慕容儁開始南征後趙,三月,慕容軍隊前锋到達范陽郡邊境,眾人都勸李產投降,李產一開始拒絕,说:“受人之禄,应当与其安危与共。现在如果放弃尊严只为自己,正义之士士会怎样看我?”想替后赵抵抗燕军,但被慕容儁打敗後,手下士兵却拒不听命上阵,李产被迫率所辖八县的县令投降前燕。慕容儁嘲讽他道:“卿受石氏恩宠,衣锦本乡,为何此时却无法立功,反而臣服于我?烈士在世上立命,应当这样吗?”李产流着泪道:“若真知道天命有归,不是微臣所能抗拒,但就是犬马为主人,也不忘效力,只是我孤穷势困,无法尽力,所以我希望以死来表明忠诚。”慕容儁大喜,对左右侍从说:“这才是真正的長者。”任命李产继续为范阳郡太守。[3]其子李續也臣服于前燕。李产在前燕受重用,並在慕容儁政權擔任尚書,他为人刚正,喜欢直言。他在进见时,不乏议论朝政得失,同輩对他又敬又怕。慕容儁也很欣赏他的儒雅风范。由于他年事已高,无法处理复杂事务,强烈要求辞职。于是轉任太子太保[4]。他对儿子李續说:“以我之才能到今天的地位,已经大大超过开始的愿望了,不可再以西夕之年(老人)取笑于今时。”最後李產向朝廷提出辭職回家,並在家中去世[4]。其子李绩(李續)。 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