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亚
李振亚(1909年—1948年9月28日) ,原名李荣,又名李伯崇、李崇、李从。广西省藤县人,中国共产党将领,曾任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员。 生平早年参加红军李振亚早年投考黄埔军校南宁分校第二期(比照总校第五期),1929年夏参加广西教导总队第四纵队任副官。俞作柏、李明瑞起兵反蒋失败后,随张云逸等领导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赴右江。同年12月11日,参加百色起义,任红七军军部副官,分管后勤工作[2]:135。1930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初,随红七军主力北上,转战于桂、黔、湘、粤、赣边境。1931年1月,李振亚任五十八团副官[2]:137。到达中央苏区后,随即参加第三次反围剿战争[2]:138。1932年1月,李振亚被选送到瑞金红军学校第二期指挥系学习5个月,之后,任公略步兵学校第一营营长[3]。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红一方面军干部团第一营营长。在突破湘江和乌江、四渡赤水、攻占娄山关、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战役中屡建战功[4]。1935年8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李振亚调任红军左路军总部作战科长,后任红三十三军参谋长[5]。在此之后,张国焘率红军南下,李振亚对此进行了抵制,遭到监禁。1936年11月,参加西路军西征失败,辗转到达延安。随后,调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第五中队长兼教官[2]:144。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李振亚任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谋。1938年冬,跟随叶剑英等到湖南筹办南岳游击干部学习班,任上校教官,讲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战略思想,宣传中共全民抗战路线[6]。 第一期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结束后,李振亚调广东工作[2]:146。1939年9月,任东江抗日军政委员会参谋长[7]。1940年8月,李振亚及妻子王超,与庄田调到海南岛工作,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参谋长[2]:147。 1941年秋,在开辟乐万根据地后,创办“琼崖抗日军事政治干部学校”,并兼任校长、政治委员。他亲自主持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材,主讲军事课并主持军事训练。1942年初,兼任琼总第三支队支队长,在六连岭为根据地。1942年夏,奉特委命令开展陵水、保亭等地区的工作[8]。1944年春,琼崖独立总队改称广东省琼崖人民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李振亚任参谋长[2]:150。1945年夏,为建立五指山中心根据地,琼崖特委成立挺进支队,李振亚兼任支队长。而后,他曾率队在五指山间直捣汪精卫政权守备二团巢穴罗任,拔除毛阳、毛贵、毛栈、统黑等日军据点,攻占白沙县13个乡[9]。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1947年3月12日,中共中央军委任命李振亚为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员。同年5月9日,在中共琼崖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琼崖特委改为琼崖区党委,李振亚当选为区党委委员兼任西区地委常委[10]。是年10月21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一总队长、政委。1948年9月,中共琼崖区党委决定发动秋季攻势,集中主力向陵水、万宁、乐会、定安之边沿地区进军,使琼东南和五指山根据地连成一片,并切断琼南、琼北国军的联系。为统一指挥,任命李振亚为总指挥兼政委。9月17日,李振亚率五个支队自保亭县东进。27日,在前沿阵地侦察万宁牛漏墟据点时中弹负伤,次日逝世[11]。1960年,李振亚遗骨被安葬在海口市金牛岭烈士陵园。万宁市牛漏墟建有李振亚牺牲遗址纪念碑。 家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