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貴燮

遠安王朱貴燮(1399年—1466年),明朝遼藩第一代遠安王,遼簡王朱植的第三子,后因不奔父丧而被废除国。

生平

受封

永樂二年(1404年)四月,封遠安王[1]。永乐十四年(1416年)四月,明成祖下旨统一为朱植次子长阳王朱贵烚、朱貴燮、四子兴山王朱贵𤊐和五子巴东王朱貴煊制作仪仗[2]

朱貴燮为父王所厌恶。永乐十六年(1418年)五月,朱植奏称朱貴燮与宦官数人逃离辽王府,成祖命有司调查,得知朱貴燮想入京告发朱植谋反[3][4]

永乐十七年(1419年)九月,册中兵马指挥郑谭女为远安王妃[5]

被废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五月,遼王朱植去世,因世子朱贵煐已去世,由朱贵烚袭封。九月,朱貴燮與朱貴煊兄弟二人因父死不奔丧而被削減禄米之半[6]。十月,朱貴燮兄弟二人又被削爵,降為庶人[7],發往父親墳園居住。兵部改远安王等典仗校尉充岷王侍卫[8]

被废后

洪熙元年(1425年)十二月,朱贵燮、朱貴煊上奏感谢新君明宣宗赐食米一千石,请求进宫谢恩。宣宗写信告知朱贵烚,命他告谕二人反思前过、勉图改行[9]

正统十四年九月,朱贵燮奏称子女都已经婚配,想带着儿子朱豪堥等入京谢恩,明代宗回信制止[10]

景泰二年(1451年)八月,朱贵燮提出自己“子女众多”,希望朝廷能够赞助他们的婚嫁费用,并献诗一首,“词甚凄惋”。代宗深受感动,下旨朱贵燮的子女每人赐彩叚四表里,首饰银二十两,猪、羊各四,让他们自行选配行礼[11]。四年(1453年)三月,朱贵煊妻李氏奏称儿子朱豪垛、朱豪埢订婚五年却不能成婚,请求按朱贵燮的例子赐予表里首饰猪羊等物,获准[12]

当时朱贵烚已经被废,朱贵𤊐继为辽王,即辽肃王。朱贵燮又弹劾辽肃王及其十二弟衡阳王朱贵㷂,但经湖广巡抚、巡按并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官员的联合调查,发现多是妄奏。景泰六年(1455年)四月,代宗写信严厉警告朱贵燮[13]

景泰七年(1456年)九月,朱贵烚长子朱豪㙷奏弟妹四人都成年了却贫穷不能婚配,诏准按朱贵燮例每人赐彩叚四表里、首饰、银二十两、猪羊各四以助成婚[14]

天顺二年(1458年)闰二月,朱贵燮之子辅国将军朱豪堥、奉国中尉朱豪坲、朱豪墇、朱豪㙡向朝廷奏称,当年其父进京是为了给成祖奔丧,已经走到河南裕州才收到朱植去世的消息。后来因为伯父朱贵烚诬告父亲“不奔父丧”,才致其被削爵。事实上成祖驾崩在朱植去世二月后。朱豪堥等又提及土木堡之变时,父子曾向朝廷上奏请求前去军前效力。英宗回复称朱贵爕的确有罪,不许复封[15]

八月,因辽肃王奏称朱贵爕父子所生子还没取名,英宗回信为朱贵爕庶子赐名朱豪㘨,朱豪堥子赐名朱恩铋,朱豪坲子赐名朱恩䥍,朱豪墇子赐名朱恩鋿[16]

天顺四年(1460年),翰林院学士倪谦被弹劾以前出使辽王府时,朱貴燮因为自己的母亲与倪谦的妻子都出身武定侯郭氏家族,贿赂倪谦,又派人拜见,图谋恢复王爵;其女婿魏玉、武缙、周远也都拜见倪谦,想让自己如郡王女婿例拜为仪宾并得到相应官职。倪谦上奏,为魏玉等得到官职。朱貴燮虽然没复封,但也感恩并送了倪谦礼物。倪谦等被下锦衣卫狱,解送都察院论罪,称倪谦当充军,魏玉等当交钱免除徒刑、仍任原职。倪谦因而被贬戍边,魏玉等人也被罢官[17]

辽肃王听朱贵燮徇私启请,擅自令魏玉等复职。天顺五年(1461年)十一月,英宗下敕指责警告辽肃王,并称已遣人将魏玉等逮捕治罪[18]

去世

成化二年(1466年),朱貴燮去世[7],享年六十八歲[19]。次年(1467年)十二月,朱豪墇生母郑氏(与王妃郑氏是否一人,待考)向朝廷乞恩,称因为朱贵燮死后一千石岁禄停发,无法赡养家人,请求按朱贵烚妻曹氏例仍赐食米千石。宪宗命给六百石,米钞各半[20]

后事

奉国将军朱恩铋举朱豪㙷得封为朱贵烚以前的长阳王一爵的例子,请求袭封远安王。宪宗认为朱貴燮犯的是不孝罪,不准[7]。弘治六年(1493年)八月,朱恩铋再通过辽惠王朱恩鑙向礼部请求袭封,礼部和明孝宗都认为年代久远,不准。弘治十六年(1503年)七月,朱恩铋直接奏请,孝宗仍不准,并下敕切责他不经过辽恭王朱宠涭就擅自上奏[21],将派来上书的校尉王原罢官[22]

南明時期,朱貴燮的七世孫朱儼䤭才得以续封为远安王[23]

争议记载

身世

《明史》称朱貴燮是庶出,但《明实录》记载倪谦事件时称朱貴燮母出身武定侯郭氏家族,则朱貴燮又似为辽王妃郭氏所出嫡次子,即世子朱贵煐的胞弟。但朱贵煐去世后,继为世子并最终袭封的却是比他小五个月、不可能和他一母所生的朱贵烚,又似朱贵烚与朱貴燮并无嫡庶之别。天顺二年(1458年)朱贵燮诸子在奏疏中称朱贵烚为“庶伯父”。未详孰是。

其他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七》记载,景泰七年(1456年)六月,朱贵燮、朱贵烚、朱贵煊因肃孝皇后崩逝,遣人上表进香。礼部奏称他们虽被革王爵,但未被开除宗籍,应该对他们所遣的人加赏赐,诏赐彩币钞有差。但朱贵烚、朱贵煊已经分别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和景泰三年(1452年)(或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

家庭

妻妾

  • 王妃鄭氏

  • 輔國將軍朱豪堥,成化四年(1468年)正月在世[24],成化年间去世;妻费氏,天顺七年(1463年)五月封夫人,赐诰命冠服[25]
    • 嫡子奉國將軍朱恩鉍,天顺二年(1458年)八月赐名
      • 嫡長子鎮國中尉朱寵𤀫[26],天顺二年(1458年)八月赐名,弘治二年(1489年)九月按制度赐诰命冠服[27]
        • 第一子輔國中尉朱致楀[26]
        • 第二子輔國中尉朱致橰[26]
        • 第三子輔國中尉朱致樟[26]
        • 第四子輔國中尉朱致梧[26]
      • 第二子鎮國中尉朱寵濈[26],弘治十二年(1499年)九月按制度赐诰命冠服[28]
      • 第三子鎮國中尉朱寵溉,成化十九年(1483年)十月赐名[29],弘治十二年(1499年)九月按制度赐诰命冠服[28]
        • 第一子輔國中尉朱致梡
      • 嫡四子朱寵滐,弘治元年(1488年)十月赐名[30],早卒[26]
      • 嫡五子朱寵濱,弘治六年(1493年)十二月赐名[31](嘉靖荊州府志作「寵滽」)
        • 第一子輔國中尉朱致㯖[26]
    • 朱恩鐧,天顺八年(1464年)八月赐名[32](嘉靖荊州府志作「恩䥨」)
      • 鎮國中尉朱寵溗[26]
        • 輔國中尉朱致𣡌[26]
  • 奉國中尉朱豪坲,弘治五年(1492年)二月革岁禄三分之二,[33]十六年(1503年)九月恢复[34];妻许氏,天顺七年(1463年)五月封安人,赐诰命冠服[25]
    • 朱恩䥍,天顺二年(1458年)八月赐名
      • 朱寵㴠,弘治四年(1491年)八月赐名[35]
        • 奉國中尉朱致棶[26]
  • 奉國中尉朱豪墇,母郑氏,成化三年(1467年)十二月在世;妻王氏,天顺七年(1463年)五月封安人,赐诰命冠服[25]
    • 奉國中尉朱恩鋿,天顺二年(1458年)八月赐名
      • 嫡長子朱寵泇,成化十九年(1483年)九月赐名[36],弘治十年(1497年)六月按制度赐诰命冠服[37]
      • 嫡三子朱寵洵,弘治元年(1488年)四月赐名[38],十年(1497年)六月按制度赐诰命冠服[37]
      • 嫡四子朱寵淑,弘治十四年(1501年)七月赐名[39]
    • 奉國中尉朱恩䤳,天顺八年(1464年)八月赐名[32]
      • 嫡長子朱寵澮,弘治十五年(1502年)七月赐名[40]
    • 奉國中尉朱恩錟[26]
      • 第一子奉國中尉朱寵溾,弘治四年(1491年)六月赐名[41],十四年(1501年)二月按制度赐诰命冠服[42]
      • 第二子朱寵浞,弘治七年(1494年)十二月赐名[43]
      • 第三子朱寵澳,弘治十五年(1502年)七月赐名[40]
  • 奉國中尉朱豪㙡,成化十一年(1475年)十二月有子女六人[44];妻李氏,天顺七年(1463年)五月封安人,赐诰命冠服[25]
    • 奉國中尉朱恩䤥,母李氏;天顺八年(1464年)八月赐名[32],弘治五年(1492年)二月革爵[33],正德六年(1511年)六月恢复爵位和一半禄米[45]
    • 奉國中尉朱恩錬[26],弘治四年(1491年)十月因伙同他人招集惡少奪人財產箠死平民被辽恭王奉命拘捕幽禁,[46]五年(1492年)二月革爵[33]
      • 庶三子朱寵潯,弘治十四年(1501年)七月赐名
      • 庶四子朱寵濢,弘治十四年(1501年)七月赐名[39]
      • 二女,嘉靖二年(1523年)闰四月仍未受封[47]
    • 奉國中尉朱恩鋼,母李氏;弘治五年(1492年)二月革爵[33],正德六年(1511年)六月恢复爵位和一半禄米[45]
      • 庶長子朱寵瀶,弘治十四年(1501年)七月赐名[39]
    • 奉國中尉朱恩鈸[26]
  • 朱豪埇,景泰四年(1453年)二月赐名[48]
  • 奉國中尉朱豪㘨,天顺二年(1458年)八月赐名
    • 嫡長子朱恩鏝,成化十九年(1483年)九月赐名[36],弘治元年(1488年)八月按制度赐诰命冠服[49]
    • 二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七月在世[50]

  • 魏玉妻
  • 武縉妻
  • 周遠妻

參考資料

  1. ^ 《明史》卷一百零一<表第二·諸王世表二>作建文元年(1399年)封。此从《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
  2. ^ 《大明太宗孝文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五》
  3. ^ 《明史》卷一百一十七列传第五诸王二
  4. ^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
  5. ^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十六》
  6. ^ 《大明仁宗昭皇帝实录卷三》
  7. ^ 7.0 7.1 7.2 《明史》卷一百零一
  8. ^ 《大明仁宗昭皇帝实录卷六》
  9.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二》
  10.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三》
  11.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
  12.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七》
  13.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二》
  14.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
  15.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八》
  16.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四》
  17.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十四》
  18.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四》
  19. ^ 《弇山堂别集》
  20. ^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
  21. ^ 《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二百一》
  22. ^ 《礼部志稿》卷七十四
  23. ^ 《南明史》卷27列传第三<诸王·一>
  24. ^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五十》
  25. ^ 25.0 25.1 25.2 25.3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十二》
  26. ^ 26.00 26.01 26.02 26.03 26.04 26.05 26.06 26.07 26.08 26.09 26.10 26.11 26.12 26.13 [嘉靖]荊州府志卷五
  27.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
  28. ^ 28.0 28.1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四》
  29. ^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五》
  30.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九》
  31.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三》
  32. ^ 32.0 32.1 32.2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八》
  33. ^ 33.0 33.1 33.2 33.3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
  34.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
  35.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四》
  36. ^ 36.0 36.1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四》
  37. ^ 37.0 37.1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六》
  38.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三》
  39. ^ 39.0 39.1 39.2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六》
  40. ^ 40.0 40.1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九》
  41.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二》
  42.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一》
  43.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
  44. ^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八》
  45. ^ 45.0 45.1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六》
  46.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
  47.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六》
  48.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六》
  49.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七》
  50. ^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二》

原因:明政府封之
明遠安國國王
1404年-1424年
繼任者:
七世孫朱儼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