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奠埨臨川恭順王朱奠埨(1435年—1472年),明朝臨川康僖王朱磐熚与原配黄妃所生的嫡长子,后废为庶人。 生平受封长子正统四年(1439年)四月,得赐名。[1]十二月,黄妃薨,明英宗遣中官致祭命有司营葬。[2]七年(1442年),受封为临川国长子。[3]十年(1445年)七月,朝廷遣魏国公徐显宗等为正使,给事中陈傅等为副使,各自持节册金氏为朱奠埨夫人,赐诰命冠服等件。[4] 被废天顺四年(1460年)七月,朱奠埨奏称朱磐熚疯了,想诬告自己不孝,改立继妃王氏所生的朱奠墼为嗣子,及僭造宫殿、床幕、祖母去世不守丧、淫祖父宫人、刻凤头鹰觜诸凶神、数十日夜祭赛咒诅、不时出城夺取民家财物、将想出首其不法行为的内使王礼杖杀等。 此事被交给三法司,刑部尚书陆瑜等商议,认为朱磐熚行为不端有亏父道,朱奠埨怀私怨望也失子职,将父子都召来京城讯问,遣锦衣卫官、郎中、御史调查。英宗准,致书朱奠埨堂兄宁王朱奠培,称差内官打剌赤、李广、锦衣卫指挥佥事郭瑛携带敕书取朱磐熚、朱奠埨来京,令所在军卫有司应付水陆脚力,临川王家眷严令所在军卫有司看守,确保他们有住所,并敕江西都布按三司巡按御史用心照管,不许怠忽。[5]十月,命内官、皇亲讯问朱磐熚、朱奠埨,又敕朱奠培指责召二人进京时郡王、仪宾不来迎行礼等罪。[6]十二月,英宗写信给朱奠培,称已查明朱磐熚违理犯法非止一端,甚至僭越使用服饰、器皿,还有诅咒等事,又不自悔,肆言怨望;朱奠埨也不时抢夺人物,又毁骂亲父,父子都悖逆不道,自己念宗室之亲不忍加法,都降为庶人,且考虑到他们父子交恶不可同处,特令朱磐熚守凤阳祖陵,朱奠埨守宁献王坟,各自同家眷居住,[3]有司每月给薪米。[7]临川国除。 一说朱磐熚获罪系与朱奠培交恶而被其构陷。[8] 被废后成化三年(1467年)五月,朱奠埨奏称自己服罪,但一同被禁锢的二十一岁的儿子和二十岁的女儿却无辜。礼部尚书姚夔上报,宪宗同情,认为罪不及子女,准许朱奠埨的子女与士庶之家婚配,令有司给财礼助其成婚。[9]四年(1468年)正月,赐朱奠埨食米每月三石,命江西布政司给房屋以居住。[10] 成化八年(1472年),朱奠埨去世。[3]二十年(1484年)七月,加赐朱奠埨遗孀金氏食米每年三十六石。[11] 身后朱奠埨生朱覲鐸,朱覲鐸生朱宸𤁾。弘治七年(1494年)三月,明孝宗命朱宸𤁾夫妇和朱奠埨的孙女每人每月支米一石五斗,朱奠埨的孙女婿陈昱每月支米六斗。[12] 朱宸𤁾生朱拱檤。嘉靖十五年(1536年),朱拱檤请求袭封临川王,明世宗认为临川国早已除国,不许,仅封朱拱檤为镇国中尉兼理临川府事。[13]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追封朱奠埨为临川王,諡恭順。三十五年(1556年),朱磐熚也被追复为临川康僖王。但临川国仍然没有复封,[3]朱拱檤后来也因获罪被废。[13] 子孫
参考文献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