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動力論 中,本我、自我与超我 是由精神分析學家 佛洛伊德 之結構理論所提出精神 的三大部分。1923年,佛洛伊德提出相關概念,以解釋意識 和潛意識 的形成和相互關係。「本我」(完全潛意識,不受主观意识的控制)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 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1] 。
通常用冰山比喻來形容佛洛伊德 講的精神之間的關係
術語翻譯
術語「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並非弗洛伊德本人所創,而是其翻譯家詹姆斯·斯特拉奇 (James Strachey)的拉丁化翻譯。弗洛伊德本人所寫的「das Es 」、 [ 2] 「das Ich 」、[ 3] 和「das Über- Ich 」[ 4] ——分別直譯為「它」、「我」和「超越-我」。因此,對德國讀者來說,弗洛伊德原始的術語在某種程度上是淺顯易懂的。
精神結構
本我
本我 (拉丁語 :id [ 5] ,德語:Es [ 2] )是在无意识 形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它的能量是來自「最大的儲水池」(the great reservoir)。只有本我是與生俱來的人格[ 6] 。它是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 冲动的欲望,如饥饿 、生气 、性欲 (英語:libido )[ 7] 等;此字为弗洛伊德根据乔治·果代克 (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本我为与生俱來的,亦为人格结构 的基础,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快樂原則 (pleasure principle)[ 8] 而不關心社會的規則,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或不愉快[ 9] 。它不能忍受任何挫折,就像一個被溺愛的小孩子,想要什么就要什么[ 10] 。弗洛伊德认为,享乐原则的影响最大化是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候。本我沒有對錯判斷力[ 11] ,也有想自我破壞的慾望[ 12] 。
意涵: 僅注意人類生物需要的滿足,透過社會化 的過程,把人類的「本我」加以限制馴服。
自我
心理學 上的自我( 拉丁語 :Ego [ 13] 德語:Ich [ 3] )這個概念是許多心理學學派所建構的關鍵概念,雖然各派的用法不儘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個人有意識 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 的心理组成部分。自我用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 14] 。由此,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如延遲享樂[ 15] 。佛洛伊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
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 (self),則包括無意識 。心理學上關於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複雜,並常牽涉到哲學中的形上學 。
意涵: 個人的生物欲望和社會規範之間相互協調折衷,所表現出來的「自我」。
超我
超我 (英語:super-ego [ 16] ,德語:über-Ich [ 4] )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道德原則 支配,想要完美[ 17] ,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份。在佛洛伊德的學說中,超我是父親 形象與文化規範的符號同化,由於對客體的衝突,超我傾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 18] ,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 心的形式運作[ 19] ,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 ,而令自我左右為難。超我的形成發生在戀母情結 的崩解時期[ 20] ,是一種對父親形象的內化認同,由於小男孩無法成功地維持母親 成為其愛戀的客體,對父親可能對其的閹割報復或懲罰產生阉割情结 (castration anxiety),進而轉為認同父親。
意涵: 因應社會文化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期待,形成「超我」的動力。
本我、自我、超我的關係
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 。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它們之間的聯繫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 21] 。若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時,自我就會幫助啟動防御機制,並稱為心理防衛機制 或自我防衛機制。防御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昇華等等。生理學研究指出,本我對應了人腦 中央部位,自我對應了前額葉皮質 , 超我對應了眶額葉皮層 [ 22] 。
引用來源
^ Freud, Sigmund.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 XIX.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na Freud . Assisted by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 Vintage, 1999. [Reprint.] ISBN 0-09-929622-5
^ 2.0 2.1 Laplanche, Jean ; Pontalis, Jean-Bertrand . Id . 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 . Abingdon-on-Thames : Routledge . 2018. ISBN 978-0-429-92124-7 .
^ 3.0 3.1 Laplanche, Jean; Pontalis, Jean-Bertrand (2018) [1973]. "Ego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4.0 4.1 Laplanche, Jean; Pontalis, Jean-Bertrand (2018) [1973]. "Super-Ego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Id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 February 22, 2016 [February 27, 201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10-29).
^ Cherry, Kendra. Freud and the Id, Ego, and Superego . VeryWellMind.com. November 6, 2018 [November 11, 201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23).
^ Carlson, N. R. (19992000).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behavior (Canandian ed., p. 453). Scarborough, Ont.: Allyn and Bacon Canada.
^ Schacter, Daniel. Psychology Second Edition . New York City: Worth Publishers . 2009: 481 . ISBN 978-1-4292-3719-2 .
^ Rycroft, Charles . 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Psychoanalysis. Basic Books . 1968.
^ Cervone, Daniel. Personality : theory and research Twelfth edition. Hoboken, NJ. ISBN 9781118360057 . OCLC 794361798 .
^ Sigmund Freud, "The Ego and the Id", On Metapsychology (Penguin Freud Library 11) p. 369.
^ Sigmund Freud (1933). p. 138.
^ Ego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February 22, 2016 [February 27, 201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20).
^ Noam, Gil G; Hauser, Stuart T.; Santostefano, Sebastiano; Garrison, William; Jacobson, Alan M.; Powers, Sally I.; Mead, Merrill. Ego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A Study of Hospitalized Adolescents . Child Development (Blackwell Publishing on behalf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 February 1984, 55 (1): 189–194. doi:10.1111/j.1467-8624.1984.tb00283.x .
^ Schacter, Gilbert, Wegner, Daniel (2011). Psychology (1. publ., 3. print. ed.). Cambridge: WorthPublishers. ISBN 978-1-429-24107-6 .
^ Superego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February 22, 2016 [February 27, 201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1-18).
^ Meyers, David G. Module 44 The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Psychology Eighth Edition in Modules. Worth Publishers. 2007. ISBN 978-0-7167-7927-8 .
^ Snowden, Ruth. Teach Yourself Freud. McGraw-Hill . 2006: 105–107. ISBN 978-0-07-147274-6 .
^ Meyers, David G. Module 44 The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Psychology Eighth Edition in Modules. Worth Publishers. 2007. ISBN 978-0-7167-7927-8 .
^ Sédat, Jacques. Freud. Collection Synthèse (Armand Colin ). 2000, 109 . ISBN 978-2-200-21997-0 .
^ Meyers, David G. Module 44 The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Psychology Eighth Edition in Modules. Worth Publishers. 2007. ISBN 978-0-7167-7927-8 .
^ Big Think, Michio Kaku on the Science of Dreams , [2019-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