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聚仁曹聚仁(1900年6月26日—1972年7月23日),字挺岫,号听涛,笔名有陈思、阿挺、丁舟、赵天一、土老儿、沁园等,浙江浦江墩頭鎮蒋畈村(今兰溪市梅江镇)人。中国左派作家、编辑、记者、教授。 1921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此后曾任教于上海多所大学。1950年以后任香港《星岛日报》编辑,著有《北行小语》《北行二语》《北行三语》等。 生平1900年6月26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五月三十日酉时)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蒋畈村(现为兰溪市梅江镇)。 1904至1911年,在父亲曹梦歧先生创办育才学堂学习毕业。 1915至1921年,考进浙江省第一师范学习毕业,师从单不庵、陈望道等。 1922至1937年,在上海各中学大学任教,期间奋发投稿并创办积极报刊《涛声》,踊跃活动于上海文学界,与李公朴、史良等为救国会领导人之一。1927年与鲁迅相识后成为文友 。 1937至1945年,为战地记者,1938年4月7日“台儿庄大捷”由其先发,受中央通訊社聘任为战地特派员。1939年在皖南相识叶挺、陈毅。1941年受蒋经国委托,创办《正气日报》等。[1] 1945至1950年,在上海各大学任教。期間拒絕遷台邀請,迎接中共。 1950至1972年,在香港有关报刊谋职,并创办《新生年代》《热风》《循环日报》等刊。期间数次返回中华人民共和国,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人多次接见;1972年5月因再次病重轉往澳門就醫。 1972年7月23日早上10時15分因癌疾病逝于澳门鏡湖醫院,治喪委員會由時任香港《大公报》社长之費彝民主持,同年7月26日正午在鏡湖殯儀館舉行公祭,有150多人參加。按周恩来总理指示“叶落归根”,安葬于南京雨花台侧望江矶。后經過多次遷移,1998年8月葬至上海福寿园文華園[2]。 家庭第一任妻子为王春翠(1903年2月15日-1987年5月1日),1921年在蒋畈村結婚,1936年離婚[3];第二任妻子为邓珂云(1916年-1991年6月7日),廣東中山人,生於上海,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館員,與曹聚仁曾為抗戰戰地記者,1938年在武汉結婚[4][5]。 长子曹景仲,1945年5月10日生於江西乐平市,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冶金系,文化大革命中被下放到工厂劳动,1970年1月30日下午在沽源县农机厂因发生爆炸丧生,2010年1月30日從沽源县遷葬於上海福寿园父母墓旁[6][7];次子曹景行是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报刊编辑、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女儿曹雷是上海电影译制厂导演、配音演员,二女曹霆在战乱中因霍亂夭折。 曹聚仁与鲁迅关系密切,晚年著有《鲁迅评传》。 著作
纪念命名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