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怀帝
晉懷帝司馬熾(284年—313年3月14日),字豐度,西晉的第三代皇帝,司馬炎的第二十五子,其正式諡號為「孝懷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晋怀帝」。 生平司馬熾生於太康五年(284年),生母為晉武帝中才人王媛姬,王媛姬死后由晋武帝继后杨芷抚养。[1]武帝太熙元年(290年)司馬熾被封為豫章王,四月,司馬炎病死。太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晉惠帝,在晉惠帝在位期間爆發的八王之亂中,司馬熾並未加入亂事,並且行事低調,不太熱衷於交結賓客,愛好鑽研史籍。司馬熾本人並無雄才大略,最初擔任散騎常侍,永康二年(301年)趙王司馬倫廢晉惠帝時,司馬熾的散騎常侍也被罷黜,同年四月晉惠帝復位後,改元永寧元年,熾任射聲校尉。永寧三年(304年)出任鎮北大將軍,同年被立為皇太弟。但是立司馬熾為皇太弟,是由於成都王司馬穎和河間王司馬顒對立之下的結果,其實司馬熾本人並沒有權力的野心。 光熙元年十一月庚午(307年1月8日)惠帝被毒死,似為東海王司馬越所為。1月11日,司馬熾即位,改元永嘉[2],司馬越作为太傅辅政,政局為司馬越把持。司马炽亦改葬追谥先前被废的养母杨芷。在此期間,匈奴等少數民族也開始形成獨立的政權,其中劉淵率先在304年稱帝建立了漢國政權,但是晉朝內部的權力鬥爭也日漸嚴重。永嘉五年(311年)正月,晉懷帝密詔苟晞討司馬越,三月發佈詔書討伐,司馬越於同月病死,眾共推王衍為元帥。四月王衍遣軍隊在護送司馬越靈柩回到東海封國時,與漢國鎮東大將軍石勒的二萬軍隊於苦縣(河南鹿邑)寧平城(河南省鄲城縣東寧平鄉)作戰,晋军全被殲滅,石勒焚燒司馬越的靈樞。王衍被擒時勸石勒建國稱帝以求苟活,但仍被石勒活埋。西晉的大部分主要兵力被消滅,只剩下留守洛阳的何伦、李恽的护卫军。 被俘司马越死后,原留京的何伦、李恽闻讯即率领东海王妃、世子及仅剩的护卫军出奔,但不久亦为石勒所歼灭,只有何伦和裴妃侥幸逃脱,西晋最后的一支有生力量被彻底消灭,311年六月劉淵之子劉聰的軍隊攻入洛陽,晉懷帝在逃往長安途中与皇后梁兰璧等被俘,太子司馬詮被殺,史稱永嘉之乱。晉懷帝被送往平陽,劉聰告訴他:“爱卿你做豫章王時,朕曾與王武子(濟)前去造访,王武子把朕引荐於爱卿,爱卿说听说过我很久了。你还把自己创作的乐府歌唱给朕,跟朕说:‘听说你善于辞赋,请你品评一下。’朕当时还跟王武子一起唱了《盛德颂》,得到你称赞不已。后来你又请朕一同对弈,朕赢十二回,爱卿跟王武子各赢九回。爱卿送给朕柘弓、银研,爱卿可还记得?”司马炽無奈道:“臣怎么敢忘记呢?很遗憾当时没有早认出真龙天子。”刘聪又问:“爱卿家骨肉相残,怎么到了如此地步?”司马炽不禁感慨:“这不是人力所为,乃是天意使然。大汉应天意承继天下大统,所以我们司马家为陛下而自相殘殺。更何况,如果臣能好好地承继武皇的基业,全家和睦相处,陛下又怎么能得到江山?”二人相谈甚欢,到天亮才结束。刘聪又以自己的妃子刘夫人许配给他,说:“这是名门后裔,这次特别赐给爱卿为妻,你要善待她啊。”未详当时梁兰璧是否已去世或与其失散。後封為會稽公,並被軟禁。313年正月,晉懷帝在朝會上被命令為斟酒的僕人,有晉朝舊臣號哭,令劉聰反感,不久用毒酒毒殺懷帝,得年30歲,葬處不明。[3] 家世
注釋
延伸阅读[在维基数据编辑]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