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星中國神話傳說將文曲星視為主管文運與考試的星宿。善於文筆,任職朝廷為大官的,多被指為文曲星下凡。與文昌及魁星不同之處在於,文曲星偏重浪漫的文藝才華,文昌偏重功名利祿,魁星偏重文章寫作。 民間信仰![]() 一般民間信仰、預言書及文學作品中,認為商王子財神比干、商相伊尹、唐相張東之、宋相范仲淹、開封府尹包拯(范包二人時代重疊)、文天祥和《白蛇傳》男主角許仙的兒子許仕林等等皆為文曲星轉世。 李淳風《藏頭詩》:「有文曲星下界,生於賣豆腐之家,後來為相,自能平之。」(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 鄭光祖《立成湯伊尹耕莘.楔子》:「奉上帝着贫道遣文曲星下降,投胎于义水有内。后伊员外收留,养大成人,名为伊尹,佐于成汤,建都于亳邑。仙童,与我唤将文曲星来者。」 施耐庵《水滸傳》:「端的是玉帝差遣紫微宮中兩座星辰下來,輔佐這朝天子:文曲星乃是南衙開封府主龍圖閣大學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國大元帥狄青。這兩個賢臣,出來輔佐這朝皇帝。」 訛誤有人認為文曲、魁星為同一星,也有人認為不同。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奎宿即文曲星。民間也經常把文曲和文昌混同。 其實,在民間信仰上,文昌星主文人打扮的梓潼神,而魁星則主鬼面踢斗的大魁星君。 天文學在天文學,「文曲」是北魁斗第四星天權的古名[1](英文名:Megrez δ,大熊座第六十九號星δ星)。魁星則指《春秋運斗樞》所載:北斗中的「第一至第四為魁[2]」。
也有一說指「魁,斗之首」,認為魁星只是指北斗中的第一顆星天樞。 「文昌」則是三垣二十八宿中紫微垣的其中一個星官,有星六顆,如半月形(見圖片左邊),列在北斗魁前(因此有「魁星踢斗」之說)。分別象徵六個政府部門或官員,分別為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按西方星座的畫分,這六星均屬大熊座。
至於奎宿則為二十八宿當中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有星十六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按西方星座的畫分,這十六星分屬仙女座、仙后座、雙魚座和鯨魚座。 參看注釋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