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地体 是一个地体 ,或者说板块碎片,在白垩纪 缝合到欧亚板块 形成了现今的西藏 。以拉萨市 得名。地块的北部源自东非造山运动 ,地块的南部似乎曾是澳洲大陆 的一部分。两部分连接起来,后来附着到亚洲大陆,又被印度板块 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 。
位置
喜马拉雅的地质单元。绿色是“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红色是泛喜马拉雅。
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及相关的缝合带
拉萨地体与南方的喜马拉雅 地块被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分开;与北部的羌塘地块 被班公错-怒江缝合带 分开。
拉萨地体有前寒武纪 结晶基底,上覆古生代 (约541–252 Ma[ a] )与中生代 (约 252–66 Ma)沉积地层,包括古生代到新生代 (66 Ma到现在)的岩浆岩。
拉萨地块被认为是在新生代 与印度板块 碰撞前,欧亚板块 的最后的增生 部分。
起源
新生代 之前,拉萨地块分为两块:北拉萨地块与南拉萨地块。在岩石学 与碎屑岩 的碎屑锆石定年 上类似于羌塘地块 与喜马拉雅 特提斯地层,说明其临近冈瓦纳 。北、南拉萨地块的碎屑锆石定年有差别。
南拉萨地块显然是在前寒武纪末期到古生代初期是澳洲板块一部分。拉萨地块的古生代变质沉积岩 的锆石碎屑的同位素分析与西澳大利亚 的锆石碎屑有相同的年代约1170 Ma。这些锆石碎屑可能来自西南澳大利亚的阿尔巴尼-弗雷澤造山带 。
北拉萨地块可能是在东非造山运动 北部形成的。北拉萨地块的结晶基底包含了新元古代 的洋壳岩石,这可能是罗德尼亚超大陆 破裂后形成的莫桑比克洋 。成冰纪 后期,约650 Ma,随莫桑比克洋的闭合,北拉萨地块的洋壳基底经历了俯冲带的高压变质。古生代早期,约485 Ma, 它经历了伴随东、西冈瓦纳会聚而带来的多期变质。
古生代早期,北、南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经历了岩浆活动 ,看起来是冈瓦纳最终汇聚后原特提斯洋 俯冲带来的安第斯类型造山运动 形成的。古生代中期,约360 Ma,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再次经历了演讲活动,显然是由于古特提斯洋 的俯冲。
形成与进化
拉萨地块靠近羌塘地块
班公湖缝合带的地质演化
早期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自二叠纪晚期开始脱离冈瓦纳大陆,成为一个独立的地体向劳亚大陆方向漂移。二叠纪的舌羊齿植物群已不如喜马拉雅的典型,且有华夏植物群的混生,说明它已位于冈瓦纳与华夏大陆之间,或者离两者都不远,起码在孢子花粉可以到达的距离内。
拉萨地块由北、南两个子地块组成,最初二者被古特提斯洋分开,古生代后期连接形成一个缝合带 。在二叠纪 末期,约260 Ma,古特提斯洋闭合。该缝合带经历了高压变质。约220 Ma的三叠纪 ,形成了多期变质带。
早白垩纪,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的碰撞,形成了拉萨地块北部的外围前陆盆地 。
新特提斯洋壳北倾俯冲到拉萨地块之下引发了火山活动。冈底斯火山弧在拉萨地块的南部边缘形成。冈底斯岩基 侵入了拉萨地块的南半部。这说明在白垩纪末期,南拉萨地块的厚度是正常值的两倍。
火山喷发自中侏罗纪开始,晚白垩纪至晚第三纪最盛,而且向北时间变晚。岩浆源有加深的趋势,北部出现白榴石玄武岩和响岩,表明大陆碰撞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仍在活动,在这里陆内俯冲是存在的。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核心部位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之前已发生显著的地壳缩短和地貌隆升,并可能已达到相当的海拔高度。
早白垩纪 (约146–100 Ma.),碎屑岩 沉积在浅水中。在北拉萨地块,沉积出现在拉萨-羌塘地块碰撞的陆前盆地中。
被阿普特阿尔必期 海相灰岩覆盖,形成了大陆架浅海沉积。陆前盆地的晚白垩纪塔克纳组 形成直至冈底斯熔岩狐的北部,海相灰岩被河流红色岩层覆盖。拉萨与羊八井 之间的塔克纳组 的露头褶皱 是直立或略微南北向倾斜,表明晚白垩纪印度板块碰撞后缩短了30%至50%。
50Ma始新世 ,与印度板块接触形成了雅鲁藏布缝合带。两个大陆继续聚合。沿着冈底斯弧的岩浆活动至 40 Ma。
中生代以来的历史与喜马拉雅有明显的区别,除了沉积物与生物群的不同外,在喜马拉雅运动中属于活动大陆边缘,南部冈底斯为岩浆火山弧,大规模的岩基广泛发。
I印度-亚洲板块碰撞 70-0 Ma
地层
古生代沉积地层主要是石炭纪砂岩 , 变质砂岩, 页岩 ,千枚岩 , 较少的奥陶纪, 志留纪、二叠纪的石灰岩 。前寒武纪地层很少露头。
三叠纪岩石主要是互层灰岩与沿着地块南边缘的玄武火山岩。
地块北部的侏罗纪地层是深水砂岩与页岩,常有蛇绿岩 集聚。地块南部的侏罗纪地层是海洋石灰岩与泥岩 。
下白垩纪地层是碎屑泥岩、砂岩与局部的砾岩。下白垩纪碎屑铺放在阿普特阿尔必期 浅海灰岩,在很多出露,在一些地方有森诺曼阶 化石。
上白垩纪地层是长石砂质的河流形成的砂岩与泥岩。
参考文献
文献源
Alsdorf, Douglas; Brown, Larry; Nelson, K. Douglas; Makovsky, Yizhaq; Klemperer, Simon; Zhao, Wenjin. Crustal deformation of the Lhasa terrane, Tibet plateau from Project INDEPTH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 Tectonics. August 1998, 17 (4): 501–519 [2015-02-19 ] . Bibcode:1998Tecto..17..501A . doi:10.1029/98tc01315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6-14).
Di, Cheng Zhu; Zhi, Dan Zhao; Niu, Yaoling; Dilek, Yildirim; Mo, Xuan-Xue. Lhasa terrane in southern Tibet came from Australia . Geology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1-03-13, 39 (8): 727–730 [2015-02-18 ] . doi:10.1130/g31895.1 .
Leier, Andrew. The Cretaceous Evolution of the Lhasa Terrane, Southern Tibet.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2005. hdl:10150/193796 .
Leier, Andrew L.; Kapp, Paul; Gehrels, George E.; DeCelles, Peter G. Detrital zircon geochronology of Carboniferous–Cretaceous strata in the Lhasa terrane, Southern Tibet (PDF) . Basin Research. 2007, 19 (3): 361–378 [2015-02-19 ] . doi:10.1111/j.1365-2117.2007.00330.x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3-01-07).
Liebke, Ursina; Appel, Erwin; Ding, Lin; Neumann, Udo; Antolin, Borja; Xu, Qiang. Position of the Lhasa terrane prior to India–Asia collision derived from palaeomagnetic inclinations of 53 Ma old dykes of the Linzhou Basin: constraints on the age of collision and post-collisional shortening within the Tibetan Plateau .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10, 182 (3): 1199–1215 [2015-02-19 ] . doi:10.1111/j.1365-246x.2010.04698.x .
Metcalfe, I. Late Paleozoic and Mesozoic paleogeography of eastern Pangea and Thethys. Embry, Ashton F.; Beauchamp, Benoit; Glass, Donald J. (编). Pangea: Global Environments and Resources. Calgary, Alberta, Canada: Canadian Society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1994. ISBN 978-0-920230-57-2 .
Ozacar, Arda. Paleotectonic Evolution of Tibet . 2015 [2015-02-1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02-18).
Wan, Tianfeng. The Tectonics of China: Data, Maps and Evolution . Berlin: Springer. 2010 [2019-12-11 ] . ISBN 978-3-642-11866-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8-04).
Zhang, Z.M.; Dong, X.; Santosh, M.; Zhao, G.C. Metamorphism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Lhasa terrane, Central Tibet. Gondwana Research. January 2014, 25 (1): 170–189. doi:10.1016/j.gr.2012.08.024 .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