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上校(英語:Thomas Edward Lawrence,常稱T. E. Lawrence,1888年8月16日—1935年5月19日),也称“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是一位英國軍官,也是1916年至1918年的阿拉伯起义中的英国联络官。他成为公众偶像有部分原因是美国旅行家兼记者洛維爾·傑克森·湯瑪斯所写的关于那场起义的报告文学,还有劳伦斯的自传体记录《智慧的七柱》。许多阿拉伯人将他看成民间英雄,推动了他们从奥斯曼帝国和欧洲的统治中获得自由的过程;同樣地,许多英国人也将他视为英国最伟大的战争英雄之一。 早期生涯1888年8月16日,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以下简称T·E·劳伦斯)出生在威尔士的特雷马多格,在威尔士、苏格兰和法国的圣马洛度过了幼年时代。1896年,劳伦斯一家返回英国,在牛津定居。其父亲“托马斯·劳伦斯”的真名叫托马斯·查普曼,是一个英格兰裔的爱尔兰贵族,第7代威斯特米思从男爵。他的婚姻十分不幸,在与妻子生了4个女儿之后,抛弃了妻子、孩子和家产,同女儿们的家庭教师萨拉·琼纳一起私奔,生下了T.E.劳伦斯及其3个兄弟。 1896年,劳伦斯进入牛津公立男子学校就读。1907年,19岁的劳伦斯获得了牛津大学耶稣学院每年50英镑的奖学金,主修现代史。1908年夏天,作为现代历史研究课程的一部分,劳伦斯骑着自行车到法国进行了第一次考古旅行,参观了英法百年战争时代的古战场遗址克莱西、阿金库尔、色当等,并考察了修建于罗马帝国时代、西哥特时代及百年战争时期的众多古堡,行程达4000多公里。1909年6月18日,劳伦斯前往近东,独自徒步考察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境内的十字军古堡遗迹。1909年10月,劳伦斯回到了牛津大学。他在中东的考察记录、草图、照片都写入了他的毕业论文《12世纪末十字军运动对欧洲军事建筑风格的影响》。这篇论文讓他在牛津以一等优秀成绩毕业。 大学毕业后不久,1911年1月,22岁的劳伦斯以考古工作者的身份返回中东,参加了发掘奥斯曼帝国境内赫梯王国都城卡赫美士遗址的考古行动。1914年春天劳伦斯离开卡赫美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为劳伦斯会讲阿拉伯语,了解近东地区的风俗和民情,所以从伦敦的总参谋部地理情报分部调派往开罗的英國陆军情报局工作。 阿拉伯大起义1914年10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國作为德意志帝國及奧匈帝國的盟友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1月4日,鄂圖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五世以全世界穆斯林领袖——哈里发的名义,宣布保卫伊斯兰国家,对协约国进行圣战。鄂圖曼軍隊襲擊俄羅斯帝國黑海的海軍,並封锁了俄罗斯黑海出口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俄罗斯海运只得通过北方封冻港,货流量锐减仅剩百分之五,这对俄罗斯继续战斗影响很大,协约国担心俄罗斯退出而输掉战争。奥斯曼土耳其参战后,中近东战线出现了对英国不利的形势。1915年2月19日,在时任海军大臣丘吉尔的主导下,英法军队对奥斯曼帝国发动了加里波利之战,试图在加里波利登陆,攻下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为俄罗斯帝国打开博斯普鲁斯海峡,结果在加里波利海岸滩头与土军僵持了11个月;到1915年下半年,奥斯曼土耳其军队进攻了英國的保護國埃及王國,围困了亞丁保护地,英军在美索不达米亚和达达尼尔海峡相继失利,在阿曼、苏丹和波斯湾地区还面临一些酋长發动的“圣战”;至1916年初,加里波利海岸滩头50万协约国士兵战死6-7万,补给及后援也难以为继,被迫于1月9日悄然撤退,遭遇惨败,丘吉尔也因此被迫辞去海军大臣职位。 在这种情势下,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麦克马洪向来自哈希姆家族的麦加谢里夫(Sharif,意为“圣裔”)侯赛因·伊本·阿里提供现金和武器,并允诺在战争结束后成立一个统一的以大马士革为首都的阿拉伯国家,承认他为阿拉伯之王。双方的谈判以1915年6月至1916年3月间,往来文书形式的麦克马洪-侯赛因协定记录在案。1916年6月5日,1500名阿拉伯骑士在麦地那对空鸣枪,宣布阿拉伯独立。6月10日,侯赛因的长子阿里和三子费萨尔联合指挥的汉志(今沙特阿拉伯一带)战士包围了圣城麦加,土耳其的汉志总督加里布帕夏带着亲卫队逃往汉志山脉中的避暑胜地塔伊夫。经过20多天的围困,麦加守军向汉志军队投降。在这里,侯赛因向全世界穆斯林发表宣言,公开谴责土耳其当局迫害和屠杀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背离伊斯兰教精神,并宣布阿拉伯脱离奥斯曼帝国而独立。 同期1916年5月16日,英國的中東專家馬克·賽克斯和法國外交官弗朗索瓦·皮科又签订了賽克斯-皮科協定,以图获得法国在非洲和中东军事力量的协助。 阿拉伯起义爆发后,驻开罗的英国中东事务大臣罗纳德·斯托尔斯勋爵于1916年10月动身前往汉志拜访侯赛因,劳伦斯奉命陪同他前往阿拉伯地区执行这一外交使命。斯托尔斯答应从开罗为起义军队提供金钱和给养,劳伦斯中尉则被留下来对汉志战争的形势进行评估。 1916年10月16日,劳伦斯从英军中东总司令部所在地伊斯梅利亚乘船抵达吉达港。他在那里与侯赛因的次子阿卜杜拉进行了会晤,不久又见到了阿卜杜拉的兄弟阿里和费萨尔,很快成为费萨尔的挚友和军事顾问。在劳伦斯的建议下,阿拉伯起义军北上奔袭奥斯曼帝国腹地,破坏汉志铁路,占领了延布、瓦季、亚喀巴等城市。 1917年6月艾伦比将军被调往中东战场,取代作战不利的陆军上将“阿奇博尔德·默里爵士”出任英国埃及远征军的统帅。1917年10月到11月间,英军中东总司令艾伦比将军向土耳其防线发动总攻;劳伦斯及阿拉伯部队奉命配合,对叙利亚展开进攻,实际熟悉当地的阿拉伯马和骆驼轻骑兵选择土军弱点成为了主攻。1918年9月30日,费萨尔的阿拉伯军先头部队进入大马士革。费萨尔在这里宣布自己为叙利亚国王。但随即阿拉伯部落即发生争执,艾伦比将军在大马士革城外静观其变,待各部落争夺未果疲惫之际,占领了大马士革重要设施枢纽,各部落予以默认。 1918年10月28日,劳伦斯返回英国。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时,他与费萨尔一道前往凡尔赛,为争取阿拉伯国家独立做最后的努力,试图达成原先允诺的,成立一个统一的以大马士革为首都的阿拉伯国家。但在阿拉伯部落的纷争中,和英法政府高层的策略下,劳伦斯在谈判桌上一己之努力以失败告终。叙利亚转归法国委任统治,法国驱逐自任叙利亚国王的费萨尔,英国随后安排费萨尔成为伊拉克国王;其兄阿卜杜拉成为外约旦的埃米尔。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托管余下的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属地,包括外约旦(今约旦),和内约旦巴勒斯坦地区(今巴以地区)。 战后岁月由于深感自己争取阿拉伯独立的事业被政客出卖,劳伦斯在战后不僅拒絕英國國王授予的爵位,還拒绝出任总督等职位而选择隐居生活。[6]勞倫斯以陸軍上校軍銜退伍,1922年8月,在一些地位很高的朋友的帮助下,劳伦斯卻以“约翰·休·罗斯”(John Hume Ross)的假名加入英国皇家空军擔任士兵。两星期后由于被记者发现真实身份而被迫退出空军。不久他又化名“托马斯·爱德华·肖”加入英国陆军坦克軍團,在此期间完成了有关阿拉伯战争的回忆录——《智慧的七柱》。1925年,劳伦斯因在陸軍並不愉快而又离开,重新返回皇家空军,以操作救生快艇為樂。 劳伦斯有很多著名的朋友,包括丘吉尔,著名作家肖伯纳、托马斯·哈代和庞德,以及著名军事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还包括他以前在中东英军司令部的同僚们。《智慧的七柱》出版后,劳伦斯成了一个富翁[來源請求],但是不久他将版权及其收益全部捐给了一个慈善组织。为了弥补微薄的收入,劳伦斯替一个美国书商翻译了荷马史诗《奥德赛》,还撰写了一部描写皇家空军生活的小说《铸造》。 1935年2月25日,劳伦斯达到46岁的法定退役年龄,不得不从皇家空军退休,隐居于多塞特郡的乡间农庄“云雾山”。1935年正值英德交恶之际,劳伦斯在英国外交部的一个叫亨利·威廉森的朋友认为,曾经受到希特勒公开称赞和钦佩的劳伦斯也许是唯一能够胜任与希特勒进行谈判的人,于是邀请他去伦敦商讨此事。5月13日清晨,熱愛摩托車的劳伦斯骑摩托车去邮局拍发电报。回来的路上为了躲避两个骑自行车的男孩,劳伦斯失去了控制,猛然摔到地上,头部严重受伤,六天以后在医院去世,被安葬在多塞特郡莫顿镇的圣尼古拉斯教堂墓园里。 对后世的影响勞倫斯對後世的影響,後人的評價也如其一生的經歷一樣爭議起伏不斷。一方面,劳伦斯对于阿拉伯民族主义解放事业的贡献被大多数人所承认和接受。但另一方面,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和前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观点认为,他是为英国效力的情报军官及间谍,其工作是为了使英国从奥斯曼帝国手中接管阿拉伯世界的统治权。阿拉伯学者认为,今日巴勒斯坦地區之所以产生纷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年劳伦斯帮助英国人占领了那里,使其成为英国治理下的“犹太人家园”。不過,今日中東世界戰火不斷,有意見認為這其實是英國政府當年中東政策的失敗而埋下的禍根,而這樣的結果也是勞倫斯本人根據英國一戰後的中東政策所預言的。[7] 劳伦斯的事迹经过史诗化之后已经成为英国军事历史上的著名传奇之一。希特勒对劳伦斯十分敬佩,日本特务机关头目土肥原贤二也因别人称其为“远东的劳伦斯”而自得。 同性恋的疑问劳伦斯作品中的一些章节,以及他在军中同事的回忆,反映出他有性受虐狂倾向,喜欢鞭打和肉体的痛苦。1917年12月,劳伦斯曾在汉志铁路沿线的德拉被土耳其军抓获并遭雞姦和鞭打[8]。劳伦斯另一个引人争议的话题是其性取向。《智慧的七柱》一书署明“致S.A.”的序言,被认为是写给一个叫达霍姆(Dahoum全名为塞利姆·艾哈迈德,Selim Ahmed)的14岁阿拉伯男孩的情诗(见引文)。达霍姆曾于1914年和劳伦斯一起在卡赫美士考古工地工作,两人关系密切,劳伦斯拒绝澄清两人有肉体关系的传言,并在返回英国时将达霍姆带回国与其同居。1916年,劳伦斯将达霍姆派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阿拉伯北部联系阿拉伯民族主义分子,1917年,达霍姆因斑疹伤寒去世。劳伦斯后来在《智慧的七柱》中说,他的梦想——为阿拉伯人民赢得政治自由——本意就是想作为一份礼物送给达霍姆的。
著作
名言丘吉爾對勞倫斯的評語:
摘自《智慧的七柱》的一段章句:
参见
参考链接
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