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 (武器)戈,又稱雞鳴、擁頸,在中國商代以前就出現的長柄兵器,前端有一柄橫刃,以勾擊為主要攻擊方式,可能自鐮刀演變而成。[1]戈主要盛行於馬拉戰車盛行的年代,在秦代時戈的戰術地位已經有下降,到了西漢由於已轉為步兵與騎兵戰,戈已經不是實戰兵器,到東漢時戈已經絕跡。[2] 戈是短兵器,主要是步兵在近身作戰使用的,而且是一手持盾一手拿戈,成語止戈為武就是在形容當時人戰鬥的模樣,另外戰國時期的《考工記》也有記載,戈長度為1尺6吋,約130公分,所以戈是短兵器,後來戈的替代者也不是長兵器而是刀與劍 形制據許慎《說文解字》指,戈的定義是「平頭戟」[3],字形本身「從弋」,「一橫之」為象形標誌;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引《周禮·考工記·冶氏》鄭玄注,指「戈,今句孑戟也。或謂之雞鳴。或謂之擁頸。」故古時戈又稱「雞鳴」或「擁頸」。[3] 段注稱「戈,句兵也」[3],又稱「矛刺兵。殳擊兵。殳嫥於擊者也。矛嫥於刺者也。戟者兼刺與句(鉤)者也。戈者兼句與擊者也。用其横刃則爲句兵。用横刃之喙以啄人則爲擊兵。擊與句相因爲用」[3];徐鍇《說文解字繫詞》指「戟小支上向則為戟,平之則爲戈。一曰戟偏距爲戈」,指戈是一種與戟形制相近的武器。《禮記正義》指:「戈,鉤孑戟也。如戟而橫安刃,但頭不嚮上,為鉤也。」[4] 與段注一致,指戈的形態為長柄前端有一內向橫刃,以鉤擊及啄擊為主要施襲手段。春秋戰國時代,大量文獻中均曾出現戈這種兵器,例如中行獻子曾做夢被晉厲公以戈攻擊。[5]《詩經·秦風·無衣》中有「修我戈矛,與子同仇」、「修我矛戟,與子偕作」之句。[6]《楚辭·國殤》有「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7] 可見戈在古代是非常普及的兵器。 《周禮·夏官·司兵》中載有「車之五兵」,鄭玄注釋指五兵為戈、殳、戟、酋矛、夷矛。春秋戰國時代,貴族所駕馭的戰車中通常有三人,中央者名為「御者」,負責駕駛戰車;左側者名「車左」,主要以弓矢為攻擊手段;右側者名「車右」,主要以戈矛作近距離白刃戰[8],戈是守衛戰車者經常使用的兵器。 詞義戈後來成為了借代兵器的泛用常稱,《說文解字》中「武」字的定義就是「止戈為武」[9]。戈常與其他武器並稱組詞,如「戈矛」[10]、「戈戟」[11]、「戈殳」[12]、「戈矢」[13]、「戈甲」[14] 等。由於戈是較普及的兵器,因此亦被廣義地延展出兵革、戰爭的意義,如「干戈」、「兵戈」;兵士手執兵器者泛稱為「執戈」、「荷戈」;將兵陣前背反者稱「倒戈」;「枕戈待旦」形容軍人以戈為隨身兵器,即使連休息都以戈為枕的備戰狀態[15];「投戈釋甲」則指軍隊投降。[16] 另外,戈姓亦為中國姓氏之一;戈部亦是中文部首之一。 備註
參考資料延伸阅读[在维基数据编辑] 相關條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