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交部长列表德国外交部长是德国内阁的一员。同样也是德国外交部的首长,负责处理外交事务。现任外交部长是安娜萊娜·貝爾伯克。本条目包括了历任德国联邦外交部部长,在德国历史上主导处理外交事物的首长,以及对德国在外交关系上面有很大贡献的人。 德意志帝国 (1871–1918)德国外交部在1870年成立,当时负责北德意志邦联的外交政策,1871年起则负责德意志帝国的外交政策。外交部最初是由国务秘书担任首长(不称部长),而德国总理则保有外交事务的责任。一开始在奧托·馮·俾斯麥的领导之下,外交部分为政治及经济、法律及领事事务两大部门。在1890年俾斯麦下台后,外交部增设殖民地事务部门,形成后来1907年成立的帝国殖民事务部(Reichskolonialamt)。一战时期,外交部必须应付威廉二世的个人外交政策。 职务名称可以被翻译为外交大臣,可以被称作代理国务秘书,或者国务卿,国务卿是这个帝国最高权力机构的首脑,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部长。为了方便统一,这里统一称作部长或代理部长。
1919年,外交部进行重组并建立起现代化架构。此时外交部最高首长由外交部长出任,但基于传统,外交部并未改名(Auswärtiges Amt,英文直译为Foreign Office)。魏玛共和时期最为知名的外交部长为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他致力于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和解,并与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共同获得1926年诺贝尔和平奖。1932年,康斯坦丁·冯·纽赖特就任外交部长,在希特勒成为总理后继续掌管外交部,但面临纳粹政治人物如阿尔弗雷德·罗森堡和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等人的激烈竞争。里宾特洛甫在1938年成为外交部长。
西德外交部却因盟军占领,直到1951年3月15日才得以重建。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在波恩兼任首任外交部长。
第一任Georg Dertinger 1949年到1953年,是人民议会的议员和第一任外交部长。在1953年被斯大林迫害,在东德秘密关押10年 ,之后葬在莱比锡南的公墓。 他在起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基民盟报纸《新时代报》于 1949 年 19 月发表了他的外交政策目标。1950年10月27日,他与波兰签署了关于奥得河-尼斯河边界的兹戈热莱茨条约,并且和波兰外交部长斯坦尼斯瓦夫·斯克热谢夫斯基一起签署了在法兰克福签署了奥得河—尼斯河线划界的最终议定书。 1952年夏天,外交部长德廷格向东部基民盟的党的领导层提出要求,捐赠一个钟,并将其安装在德波边境的法兰克福。他的党内同事、党领导秘书处成员威利·莱斯纳(Willi Leisner)竞选批准这一请求,除其他外,为该项目辩护,他说这个钟声“......有朝一日(应该)预示着和平和统一的德国与爱好和平的人民友好”。 第三任Lothar Bolz 1953 到1965 Otto Winzer 葬在腓特烈斯费尔德中央公墓 两德统一后2000年,外交部总部迁至柏林德意志帝国银行暨德国统一社会党(前东德执政党)旧址,而原来的波恩办公室则成为第二办公室。
外部链接參見参考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