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義張全義(852年—926年),初名言,一名居言,唐朝赐名全义,後梁赐名宗奭,濮州臨濮(今山東鄄城西南)人,唐末、五代十國軍事人物,唐時為黄巢部將,黄巢之亂結束後,投奔河阳节度使诸葛爽,诸葛爽死後,與李罕之爭執,被迫投奔朱溫。後梁時封魏王。後唐時任中书令、河南尹,封齊王,推薦李嗣源前往平定鄴都之變,嗣源反被叛軍擁立,全義憂懼而卒,谥忠肃。 簡介農民出身,早年在家鄉種田,後為縣吏,頗受縣令之侮辱,隧隨黄巢陷长安,黄巢以之为吏部尚书、水运使。 黄巢之亂結束後,投降河阳(今河南孟县东南)节度使诸葛爽,授泽州(今山西晋城)刺史。光啟二年(886年),諸葛爽病死,李罕之擁立其子諸葛仲方,與劉經爭奪洛陽澠池(今屬河南),李罕之駐兵洛口(洛河入黃河處,在今鞏義市東北)。劉經派張全義抵抗李罕之,張全義卻聯合李罕之反攻河陽(今河南孟縣),不勝,退到懷州(今河南沁陽)。李罕之得李克用之助,收復河陽。封張全義河南尹。李罕之勇而無謀,性貪暴,不得人心,見張全義治理洛陽功效顯著,就罵張全義為「鄉巴佬」,稱:“此田舍一夫兒!”經常向張全義勒索金錢,張全義故意表現軟弱,如數供給。文德元年(888年),張全義趁李罕之攻打河東晉州(今山西臨汾)、絳州(今山西新絳)時,領占河陽。張全義俘其全家,自任河陽節度使。李罕之得李克用之助,以三萬人圍攻洛陽。張全義糧食且盡,僅食木屑為活,死在旦夕,不得已向朱溫求救。朱溫派大將丁會、牛存節解洛陽之圍,張全義自此依附朱溫。隨朱溫入唐,唐僖宗賜名全義。 朱溫一名朱全忠,篡唐,建立後梁。張全義立为魏王,又兼河南尹,並自請避諱(朱溫又稱「朱『全』忠」),又得賜名張宗奭。張对朱温忠诚恭谨,乾化二年(912年),朱溫在蓨縣(今河北景縣)不敵符存審,兵敗,返回洛陽。朱溫在張的會節園,見張家的妻女頗有姿色,便強迫侍寢,张繼妻儲氏也被召來強與交歡。其子張繼祚對此憤恨不已,想手刄朱溫,張苦苦勸阻,曰:“吾为李罕之兵围河阳,啖木屑以为食,惟有一马,欲杀以饷军,死在朝夕,而梁兵击之,得至今日,此恩不可忘也。”才勸阻了繼祚。 後梁滅亡,張更回原名,是為張全義。再降後唐,特自洛阳往汴梁迎接李存勗,又厚赂皇后劉玉娘,劉皇后拜為義父。以國丈之位,任中书令、河南尹,改封为齐王。 同光四年(926年),天雄軍士兵皇甫暉煽動同袍,自稱「天雄軍馬步都指揮使」,斬殺主帥楊仁晸,立偏將趙在禮為大帥,攻下鄴都,是為鄴都之變。元行欽討賊無功,李存勗打算親自征討,全義推薦李嗣源前往平亂,嗣源至鄴都,被本部士兵挾持,與亂兵合流。全義憂懼不食而卒,谥忠肃。 王禹偁《五代史闕文》稱张全义“惟勤课劝,其实敛民附贼,以固恩宠”。 一女嫁朱温子福王朱友璋,一女嫁刘鄩子刘遂凝为继室,一女嫁左骁卫上将军致仕李肃。有弟张全恩。 延伸阅读[在维基数据编辑] 參考書目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