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辛元
康辛元(1901年1月—1972年5月),字冕华,湖南衡山人。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化工、造纸工业专家。 生平康辛元于1901年1月出生在衡阳县三樟市(今属衡东)。其父是教育家、官员康和声[1][2]。 于雅礼中学毕业后,1920年考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2][3]。毕业后进入纽约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分别就读造纸和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2][4],取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 1926年,康辛元回国,任国立中山大学化工系教授、化工研究所所长[2]。发表《氯化制纸粕法概要》等[2]。 1931年4月,康辛元率化学系民20年(1931年)班赴香港、上海考察十余天,写就《港沪化学工业考察记》[5][6]。 1935年,任化学系和化工系主任[7],直到1937年[7]。 1940年12月(一说7月[7]),任理学院院长[8],直到1942年7月[7]。 1942年,任湖南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教授,兼任耒阳湖南炼油厂顾问、工程师、厂长及衡阳湖南化工原料厂经理、厂长,亦曾兼教西北工学院[2][10]。 抗战结束后,于1948年4月回湖南任国立师范学院院长,但被共产党运动的学潮罢课抗拒而未到任[8][11],随后调往湖南大学任化工系主任、教授,兼教务长、代校长[2][12]。 1949年后,任湖南大学自然科学院院长、副教务长、化工系教授[2]。 1952年院校调整时,康辛元于10月调往华南工学院任化学工程系主任[2],后被评为二级教授,并在1963年任副院长[13]。 文革期间,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与保姆乱搞男女关系”[14],亦被打成“中统特务”、“坏分子”和“国民党残渣余孽”,遭开除党籍[15]:172。 1972年5月,康辛元在广州病逝。1978年12月下旬被平反[15]:172。 参考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